關于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2-19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企業市場化救治和退出機制,推進全市破產處置工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等13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的《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發改財金﹝2019﹞1104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的通知》(蘇政傳發﹝2019﹞115號)、無錫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的通知》(錫政傳發﹝2020﹞9號)等文件精神,現就建立我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的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各有關部門、單位及法院的職能作用,統籌協調解決企業破產處置中的企業接管、財產處置、安全生產、危廢處置、職工安置、稅收申報、金融協調、變更注銷、信用修復、打擊逃廢債、基金保障、公共服務、社會穩定等問題,為江陰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工作職責

      (一)建立企業風險監測預警機制。由各鎮街開發區對轄內運營中的各類企業構建分類風險預警機制,定期監測了解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對外投資等情況。由市工信局根據各鎮街開發區收集的企業稅收、水電、銀行貸款、欠薪、社保、對外擔保、集資、資產流失、民生問題、涉及訴訟、信訪案件等信息,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企業進行會商,確定企業不同的風險等級。對苗頭性、趨勢性的問題,進行預警。(牽頭單位:工信局;責任單位:發改委、工信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公用事業局、市場監管局、信訪局、法院、稅務局、各鎮街開發區)

      (二)積極開展瀕臨破產企業多元化解工作。對尚未進入破產程序的瀕臨破產企業,各鎮街開發區要充分評估企業破產對經濟社會和企業、職工造成的影響,探索瀕臨破產企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幫助仍有市場潛力或僅是陷入局部性、階段性困境的市場主體化解經營危機,擺脫財務困境,恢復運營能力。(牽頭單位:法院;責任單位:發改委、工信局、公安局、司法局、市場監管局、信訪局、各鎮街開發區)

      (三)破產案件審查期間為協調處置該企業產生的費用由財政先行墊付。企業出險進入破產審查程序,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前,為妥善處置出險企業產生的審計、評估、調查、咨詢等相關費用由所在鎮街開發區協調同級財政墊付,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上述費用參照破產費用或共益債務的相關規定處理。(牽頭單位:財政局;責任單位:法院、各鎮街開發區)

      (四)穩妥推進企業破產重整。對具備拯救價值的企業,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協調金融機構債權人、債務企業出資人等利害關系人及時開展重整、和解,推動庭外重組、和解與庭內重整的銜接,探索預重整制度,提高破產重整質效。(牽頭單位:法院;責任單位:發改委、工信局、市場監管局、各鎮街開發區)

      (五)依法配合接管破產企業。各有關部門、單位在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后,應當及時解除針對破產企業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的強制措施,依法移交管理人接管,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牽頭單位:法院;責任單位:工信局、公安局、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局、自然資源規劃局、住建局、稅務局、海關、檢察院)

      (六)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應急局、工信局、住建局、公用事業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消防救援大隊、法院等相關部門及各鎮街開發區對在辦破產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原則上每年聯合組織開展一次“深度檢查”。(牽頭單位:應急局;責任單位:工信局、住建局、公用事業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消防救援大隊、法院、各鎮街開發區)

      (七)妥善處置破產企業危險廢物。管理人在接管破產企業后,應及時清查破產企業是否存有危險廢物,發現存有危險廢物的,應及時向法院、生態環境局、消防救援大隊及當地鎮街開發區報告,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督促、指導管理人及時制訂危險廢物處置方案,積極配合妥善處置危險廢物。(牽頭單位: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消防救援大隊、法院、各鎮街開發區)

      (八)暢通破產財產處置通道。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將破產財產處置、重整投資招募納入招商引資范圍,充分運用招商引資機制及資源、積極推介破產財產和破產企業,加大政策扶持,解決破產財產處置難和重整投資招募難等問題。(牽頭單位:招商局;責任單位:法院、各鎮街開發區)

      (九)協調處置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充分運用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等政策,解決破產企業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處置難題。依法處置土地使用權回收事宜。涉及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程序、補償標準等執行。對于破產企業建造并占有的違章建筑,自然資源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會同法院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以實現債權人利益最大化為原則,視具體情況妥善處理。法院在處置破產企業土地資產前,應事前征求屬地政府和自然資源規劃部門意見,處置的不動產及各項稅款等相關情況在拍賣公告中予以明確。(牽頭單位:自然資源規劃局;責任單位:住建局、城管局、行政審批局、法院、各鎮街開發區)

      (十)合力解決房地產企業破產案件中的難點問題。對于破產企業的在建、續建項目,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管理人完成續建及商品房交付使用驗收等工作;對于因特殊原因無法提供完整驗收資料的項目,如符合消防、土地、規劃、人防及相關配套等建設標準并通過第三方質量安全鑒定的,進一步簡化商品房交付使用驗收手續。(牽頭單位:住建局;責任單位:公安局、自然資源規劃局、行政審批局、法院、各鎮街開發區)

      (十一)保障破產企業職工基本民生權益。對于因企業破產清算而終止勞動合同的職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綜合運用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及時辦理失業登記,符合條件的,按照規定發放失業保險金,并享受其他失業保障待遇;符合享受低保條件的,由民政部門按規定程序納入低保范圍。

      對于吸納破產企業原有職工的重整企業和其他企業,積極提供政策扶持。多形式、多渠道開發再就業崗位,按規定落實各項就業幫扶政策,鼓勵下崗職工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協調解決再就業職工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牽頭單位:人社局;責任單位:民政局、財政局、信訪局、稅務局、各鎮街開發區)

      (十二)解決破產企業稅務問題。征稅機關應當根據管理人通知在破產債權申報期內及時申報稅收債權;將整個清算期間作為獨立納稅年度,計征企業所得稅;做好土地增值稅政策適用和應納稅額計算,在破產財產拍賣或變賣成交后,按規定確定計稅價格計算應納稅額。(牽頭單位:稅務局;責任單位:行政審批局、法院、海關)

      (十三)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財政、金融監管等部門應當積極發揮溝通協調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在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在財產處置方案表決、重整計劃草案表決、重整信貸資金支持等方面,積極爭取相關決策權限下放,切實支持企業破產。(牽頭單位:工信局;責任單位:發改委、財政局、人民銀行、銀保監組)

      (十四)簡化破產企業變更注銷。對于破產企業涉及的稅務非正常戶轉正常戶的管理,經營所需發票的申領,生產許可、資質證明等的變更登記,稅務、工商的變更和注銷登記等,應當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簡化相關程序和手續。破產管理人可以依據法院裁定書等法律文書,向破產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和注銷登記。(牽頭單位: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場監管局、稅務局、法院)

      (十五)修復重整企業信用記錄。加強對重整企業信用信息的交換與共享,將之及時、準確地納入企業信用檔案。對于經審查符合信用修復條件的重整企業,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和省市有關社會法人信用修復辦法,為其開通信用修復綠色通道,協調信用信息管理部門、金融機構等及時開展信用修復。適時調整重整企業的信貸級別,引導金融機構、政府基金為重整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牽頭單位:發改委;責任單位:人民銀行)

      (十六)維護社會秩序穩定。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做好企業破產涉及的矛盾化解和穩定維護工作。公安部門在接到財產搶奪、人身傷害、謠言散播等警情后,應當及時出警處置;根據法院的商請,協助做好與企業接管、財產處置、債權審查、會議召開等相關的風險評估、穩定預案和秩序維護工作。宣傳、信訪部門應當協調有關單位做好相關領域的輿情跟蹤和信訪穩定。(牽頭單位:政法委;責任單位:宣傳部、公安局、人社局、信訪局、法院、各鎮街開發區)

      (十七)打擊惡意逃廢債務。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就管理人開展企業接管、財產調查、債權審查等工作給予大力支持和積極協助,形成打擊惡意逃廢債務的工作合力。對于企業破產涉及的挪用資金,職務侵占,虛假訴訟,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賬簿,妨害清算,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等侵害破產企業及債權人利益犯罪,公安、檢察等部門應當加大立案偵查和處置;人民銀行江陰市支行應當協調金融機構配合司法機關做好涉及破產企業銀行賬戶的查控工作。(牽頭單位:公安局;責任單位:政法委、工信局、檢察院、人民銀行、銀保監組)

      (十八)提供管理人履職保障。管理人可以依據法院受理破產申請裁定書及指定管理人決定書,履行對破產企業的管理職責、對破產財產的調查處置、對破產債權的審查分配等法定職責,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充分認識管理人的職責定位,依法保障管理人的獨立履職。(責任單位: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成員單位、各鎮街開發區)

      (十九)建立破產維穩保障基金。多渠道籌措破產保障基金,用于解決無產可破企業的危險廢物處置、職工債權保障等涉及公共安全、民生保障等所需的資金,保障破產程序順利推進。(牽頭單位:法院;責任單位:政法委、財政局、人社局、信訪局)

      (二十)提供企業破產涉及的公共服務。對于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供電、供水、供氣等公用事業單位應當根據管理人的申請,恢復對破產企業的供電、供水、供氣,對破產受理前已結欠的電、水、氣費,依法及時申報債權;對破產受理后新發生的電、水、氣費,列入破產費用,由管理人以破產財產隨時清償。(牽頭單位:公用事業局;責任單位:發改委)

      (二十一)加強屬地政府聯動保障。各鎮街開發區要做好轄區企業破產涉及的矛盾化解和穩定維護工作,協調做好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資產處置、招商引資等工作。(責任單位:各鎮街開發區)

      (二十二)其他需要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解決的事項。

      三、工作機制

      (一)建立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由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總召集人,市法院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總召集人,政府辦、宣傳部、政法委、發改委、工信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社局、自然資源規劃局、住建局、公用事業局、城管局、應急局、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局、信訪局、招商局、生態環境局、檢察院、稅務局、人民銀行、銀保監組、海關、消防救援大隊等為成員單位。

      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法院,負責協調聯動機制日常工作,包括籌備召開聯席會議、起草企業破產處置情況報告、組織有關成員單位聯合調研需協調的問題,督促落實聯席會議決策,匯總相關信息以及其他日常事務。

      (二)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聯席會議制度。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通過召開聯席會議的方式解決企業破產處置中的問題,聯席會議由總召集人或副總召集人召集。

      聯席會議分為全體會議和專題會議。全體會議至少每年召開一次,負責聽取企業破產處置情況報告,研究需要解決的全局性事項,由全體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參加。專題會議根據需要不定期召開,負責研究需要解決的特定事項,由相關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參加。經聯席會議研究,對報請解決的事項達成一致意見的,應當形成會議紀要,供各方執行;尚不具備解決條件的,待條件具備后再行審議。

      (三)建立書面函告機制。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并指定管理人后,監督指導管理人書面告知各成員單位破產案件的相關情況。成員單位在接到告知后,應在指定時間內向管理人申報破產企業應繳納稅、費、罰款等債權,并支持管理人依法履行職責。

      (四)建立信息共享交流機制。定期匯總政府各有關部門、單位和法院涉及僵尸企業處置和破產審判工作的相關信息,通報相關情況,編發典型案例,總結有效做法,推廣成熟經驗。

      (五)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聯合調研和提案制度。每年根據企業破產處置需要,選取一定數量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由協調聯動機制辦公室會同有關成員單位開展聯合調研,共同起草提案提交聯席會議審議。

      市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確立“一盤棋”思想,對于破產企業處置工作涉及的社會問題和法律問題,既各負其責,又協調聯動,合力推動企業的退出再生和資源的優化重置。

       

      附件:江陰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成員名單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江陰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成員名單

       

      總  召 集 人:趙  強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副總召集人:徐振華    市法院院長

      成           員:劉益鋒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吳  燕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

                            徐  勇    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朱行軍    市法院副院長

                            朱彩娟    市檢察院副檢察長

                            陳  華    市發改委副主任

                            談海燕    市工信局副局長

                            陸林東    市公安局副局長

                            許海英    市民政局副局長

                            彭松波    市司法局副局長

                            張海紅    市財政局副局長

                            施曄新    市人社局副局長

                            陳  江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副局長

                            陳  斌    市住建局副局長

                            潘  江    市公用事業局副局長

                            吳  新    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副局長

                            馬  凱    市應急局副局長

                            沈純雅    市行政審批局審批專員

                            陳光亞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蔡忠逸    市信訪局副局長

                            楊軍顏    市招商局副局長

                            徐  益    市稅務局副局長

                            唐海剛    江陰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

                            劉文敏    人民銀行江陰市支行行長

                            朱立新    江陰銀保監監管組組長

                            姚  武    江陰海關副關長

                            沈  嘉    市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