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學生資助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加強精準資助,大力推進資助育人,全面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加快推動學生資助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1. 堅持黨的領導。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持續鞏固拓展學生資助系統黨史學習教育成果。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將意識形態工作貫穿到學生資助工作的各個環節。
2. 完善資助政策。積極應對疫情對學生資助工作的影響,建立健全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災情應急保障要求的學生資助工作機制。認真執行財政部、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提升資助資金發放效率。
3. 提高信息化水平。扎實推進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應用和數據質量全面提升,確保所有資助項目、所有資助信息準確填報。大力提升學生資助管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以信息化支撐學生資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4. 推進精準資助。認真執行《江陰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細則》,嚴格審核資助申請,嚴格按省、市、鎮街比例分擔資助經費,及時準確發放資助資金。進一步鞏固和拓展脫貧成果,重點保障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生、特困供養學生、孤兒、烈士子女、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等特殊困難群體,重點關注“邊緣易致貧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家庭的學生,及時將其納入資助范圍,確保應助盡助。
5. 深化資助育人。堅持把促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生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鞏固“保障型”資助的同時,推動學生資助向“發展型”拓展。構建學校全員參與、各部門配合、各教育教學環節統籌協調的資助育人機制,加強對受助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業指導、心理疏導、就業幫扶,強化資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關懷。深入開展愛國、勵志、感恩、誠信和社會責任感教育,著力培養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6. 廣泛資助宣傳。持續加強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宣傳,講好學生資助故事。繼續印發致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的兩封信。做好學生資助輿情應對與應急處置工作,穩妥應對突發事件。
7. 加強隊伍建設。推動各校加強學生資助標準化建設,努力實現管理制度規范、監管責任規范、資助程序規范、資金管理規范、信息管理規范、機構隊伍建設規范。分學段、多形式組織開展學生資助業務培訓,提升學生資助隊伍執行力。鼓勵各校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精準資助、資助育人和規范管理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推動學生資助工作高質量發展。
江陰市學生資助中心
2022年3月9日
![]()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