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誠信江陰 > 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投資郵票藏品?老人當心落入“高回報”陷阱 發布時間:2022/10/25

      老有所養是很多家庭關切的“家事”,更是民生大事。在深圳市公安局的統一部署下,福田公安分局集全警之力深入推進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掀起嚴打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熱潮,突出“打團伙、打大案要案,打出典型”,于近期成功打掉一個以銷售郵票藏品等為名誘導老年人投資的特大詐騙團伙,抓獲嫌疑人36名,有效震懾養老詐騙違法犯罪,全力守護老年人“錢袋子”。

      “空巢老人”受騙金額上千萬

      先認“干爹干媽”,后騙老人“投資款”。“好不容易攢起來的積蓄,正準備治病養老,現在一下子被騙了……”年近70歲的駱老先生(化名)不住地嘆氣,就在不久前,他和老伴20余萬元積蓄被一家號稱“投資郵票”的公司騙走。經警方查實,該投資公司正是這個養老詐騙團伙的“窩點”!

      2018年,駱老先生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這家投資公司的業務主管“小劉”(化名)。據朋友稱,該公司的投資水平很高,回報相當豐厚。據“小劉”稱,其所在的公司是專門投資“郵票”等藏品的,投資期限大多是幾個月,收益卻能翻倍。

      在“小劉”的花言巧語之下,駱老先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投了幾千元資金“試水”。此后幾個月,“小劉”果然按照簽訂協議,按月返利……駱老先生心想“照這個勢頭下去,不到半年就能實現投資翻倍”!

      嘗到甜頭后,駱老先生在“小劉”的慫恿下,逐漸加大投資力度,最終共投資20余萬元,這幾乎是老兩口的所有積蓄。不料,就在兩個月后,該公司就不再“返利”了。駱老先生夫妻多次找“小劉”反映,卻均被其以“公司正在加大投資力度”“相信我們的專業水準”“后面還有更大的返利”等為由,無限期拖延。眼見索賠無望,駱老先生選擇報警。

      接報后,福田公安分局高度重視,刑警大隊組織相關部門立即成立專班,調集精干警力全面開展偵查。經辦案民警線索摸排、縝密偵查,這個打著“投資藏品”名號,實為“養老詐騙”的犯罪團伙漸漸浮出水面。

      “事實上,該公司一套標價上千元的藏品,按照市面價格,僅售價百元左右。”福田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孟鉦涵表示,該團伙以“投資公司”為名,專門坑騙防范意識較為薄弱的老年人,該案金額達上千萬元。

      騙子打感情牌認“干爹干媽”

      近年來,在公安機關嚴打詐騙犯罪的高壓態勢下,無論是“接觸性詐騙”還是“電信網絡詐騙”,套路都越來越深,該起案件也不例外。

      2021年初,在70多歲的張老先生家里,以“李某”(化名)為首的3名年輕人正跪在張老先生面前,邊磕頭邊誠懇地說:“從今以后,您就是我們的干爹!”誰能想到,就在不久前,這些人與張老先生都還互不相識。

      張老先生事后回憶稱,為首的“李某”是自己的老鄉,不知道從哪聽說了同鄉之情,就前來拜訪,相談甚歡。接下來的幾天,“李某”每天早晚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渠道表達問候關心。感情迅速升溫后沒多久,就發生了前面“認干爹”的一幕。

      “認親”之后,“李某”就向張老先生宣傳自己的投資公司,介紹高額的投資回報,這勾起了張老先生的投資欲望。再加上“李某”的巧舌如簧,以“父子”的名義承諾給其股份,按月分紅……在層層套路之下,張老先生最終落入陷阱,最后被詐騙50余萬元。

      “該詐騙團伙從上層骨干,到下層‘業務員’,打的都是感情牌——結識老人后,他們會每天噓寒問暖,拉升感情,認對方為‘干爹干媽’;等感情到位后,再順勢推銷自己手中的‘投資好項目’,最終騙取老人錢財!”福田派出所辦案民警表示。

      不得不說,這一手感情牌確實打到了老年人的心坎里。老年人不認為自己被騙,這是導致養老詐騙警情不易被發現的原因。民警發現,受騙的老人,在案發之后“不敢跟兒女講”,也有個別老人仍不肯相信這些“干兒子”“干女兒”是詐騙分子,甚至有的專門到派出所,為這些“干兒女們”據理力爭。

      警方重拳出擊詐騙團伙終落網

      以“投資公司”為名,行“詐騙”之實。警方在調查中發現,該團伙十分狡猾。自該“公司”自成立以來,曾“改頭換面”變更公司名稱及地址。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出獵人的眼睛!自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開展以來,福田公安分局重拳出擊,以凌厲攻勢打擊涉“養老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成立由7個警種部門和15個派出所的工作小組,實行專項打擊、專班運作、專人負責,守住老人的“養老錢”。

      孟鉦涵介紹:“經調取涉案資金賬戶,我們分析發現,被害人投資款均進入了業務員的個人賬戶,扣除提成后再統一轉至‘李某’控制的公司賬戶,并無任何投資盈利項目。”

      嚴懲養老詐騙刻不容緩,自7月20日以來,在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大力支持下,福田公安分局出動近百名警力,開展統一收網行動,先后抓獲“李某”等36名嫌疑人。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老人安則家庭安,家庭安則國家安。以“投資養老”“以房養老”“養老幫扶”等為名,把詐騙之手伸進老年人的“錢袋子”,是近年來犯罪分子常用的詐騙手法,嚴重侵害老年群體的合法財產權益!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缺乏關愛和溫暖。對于子女來說,要多加陪伴,多與老年人溝通,及時掌握老年人的近況和心理動態,莫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一旦發現被騙或正在被騙,要及時報警。

       

      常見養老詐騙類型:一、提供“養老服務”:以投資養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項目為名,將老年客戶誘騙至所謂的基地、福利院進行參觀、游玩,迎合老年人需求,描繪養老項目的未來,進而以“預售床位”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二、投資“養老項目”:拋出高額分紅、保本高息、預訂服務等說辭吸引老年人,誘騙其投資養老項目,收費項目“五花八門”,如“貴賓卡”“會員費”等。這些機構的資金運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風險。

      三、宣稱“以房養老”:以“以房養老”名義誘騙老年人抵押房產,詐騙資金,借國家政策旗號行非法集資之實。誘騙老年人將抵押房產的資金拿去購買其推薦的理財產品,最終導致老年人沒了房子還背負貸款。

      四、銷售“養老產品”:一些企業采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免費體驗、贈送禮品、會議營銷、養生講座、專家義診等方式欺騙、誘導老年群體,購買價格虛高或假冒偽劣產品,進行非法集資。

      五、開展“養老幫扶”: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為目標,在老年人面前裝兒子,扮孫子,假借心理關愛、志愿陪護、送溫暖活動等方式,獲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種手段對其實施詐騙。

      六、代辦“養老保險”:不法分子冒充銀行、保險機構工作人員,謊稱可以幫助未參保人員代辦“養老保險”或者代辦“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費”“保險金”等。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0565號 網站標識碼:3202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