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誠信江陰 > 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四類套路需警惕!守護老年人的“養老錢” 發布時間:2022/11/02

      為有力打擊整治養老詐騙,預防和減少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發生,今年8月份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結合前期摸排情況,鎖定“艾灸”養老保健行業,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集中查處以“艾灸凳”“艾灸坐墊”等艾制品體驗形式吸引顧客,以會議營銷、微信營銷、網絡直播等手段進行虛假夸大宣傳,以保健功能、疾病治療功能等虛構功能包裝普通產品的違法行為。

      新形勢下,以銷售養老保健產品為主要獲利方式的行業團隊較以往擁有更強的組織營銷能力,善于洞察并利用客戶心理。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守好“養老錢”,這些套路須防范。

      套路一:傳播案例,提升產品可信度

      通過宣傳案例、專業人員背書等方式明示暗示銷售產品具有疾病治療功能,而這些宣傳案例和專業人士一般都未經過真實性核查甚至是編造的,少數案例真實但不具備普遍性和可靠性,且在宣傳過程中常有夸大成分。部分經營者還會利用網上他人生病悲慘遭遇的短視頻,引起顧客對自身健康問題的恐慌感。

      套路二:饑餓營銷,營造產品緊俏感

      為避免顧客產生反感心理,營銷過程往往是循序漸進的,前期不收取任何費用,以陪同顧客看養生視頻、做保健操、提供養生保健咨詢服務取得顧客信任,獲得顧客好感。待時機成熟,采取報名訂購、先到先得的方式制造產品緊張感,并虛設“零售價”,為顧客爭取“活動價”,以此促進銷售,達到快速獲利目的。整個過程不僅讓顧客感受到“真誠”,也通過營銷炒作做足了產品的噱頭。

      套路三:虛構交易,一人分飾多角色

      為了吸引更多顧客,提高產品銷量,利用“微商截圖寶”App虛造微信紅包、微信轉賬截圖、客戶訂購聊天記錄等,并以多個微信號,更換“馬甲”在顧客微信群中互動評論,提升產品訂購熱度。

      套路四:打感情牌,人前背后各一套

      部分經營者盡管在顧客面前體現充分包容理解和陪伴,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另外,從業人員基本無任何醫學背景,其所謂的養生知識,也是道聽途說或東拼西湊,無法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

      養老保健行業的發展變遷之下是老年群體對健康的焦慮、對關愛的渴望、對陪伴的需求。作為行業經營者,不僅要本著溫暖呵護老年人的服務心態,提升領域專業能力,認真謹慎選擇產品,為老年人健康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還要將營銷方式合法化、規范化、科學化,以耐心、愛心、責任心去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0565號 網站標識碼:3202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