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誠信江陰 > 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詐騙再升級!當心這些“我是本人”的語音騙局 發布時間:2022/11/02

      冒充親友詐騙又升級了。好友發來一條短信,10萬塊錢沒了,老婆愛的小紅包,發后即被拉黑,這都是冒充熟人親友詐騙的套路。然而,最近一種以個人語音為幌子的騙局流行起來,不少用戶因此上當受騙。

      最近,孫女士的微信好友接連收到孫女士向他們借錢的消息,懷疑對方微信被盜,好友提出要核實孫女士到底是不是本人,從聊天記錄可以看到,好友要求打電話確認,對方卻發了一條1秒長的語音,內容就四個字是我是我,由于聲音確實是孫女士本人,足足有4個好友相信了并轉了賬,共被騙走3500元左右。

      無獨有偶,近期劉先生也收到了準妹夫借錢的微信,對方開門見山要借300元錢,還發了一套2秒長的語音是我本人,劉先生直接微信轉賬300元過去,結果對方稱少了個0其實要借3000,還繼續以類似的語音博取信任,最終劉先生被騙走3000元。

      毫無疑問,孫女士和準妹夫的微信當然是被盜了,此類是我本人的語音當然是提前錄好的,好友們的錢當然是被騙子騙走了,但是問題來了,騙子是怎么拿到正主的語音信息呢?

      事實上,騙子的手法其實很簡單。以上述孫女士為例,孫女士沉迷某款手游,騙子以幫你充值游戲點券為名,跟她在微信上語音聊天,并誘使她提供微信賬號、密碼。期間,騙子故意詢問孫女士是否是該游戲昵稱的本人,輕松就得到了孫女士的語音回復是我是我,這正是被發給孫女士好友的那條語音,至于上述劉先生的準妹夫,則是在網上購買游戲賬號時被客服要求進行是我本人語音驗證,還被植入木馬病毒,導致微信被盜。

      如何防范類似騙局?

      1.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易透露微信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

      2.如他人在微信上提出轉賬請求,需通過電話、視頻等能產生實際交流的方式確認對方是否為本人;

      3.養成設置好友備注的習慣,有助辨別克隆好友;

      4.若發現微信賬號被盜,應及時凍結賬號,并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當。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0565號 網站標識碼:3202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