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全面深入推進我市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有效銜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22年11月17日,江陰市教師發展中心組織全市幼兒園業務園長赴南通市考察幼兒園及小學,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專題培訓活動。
本次培訓主題明確,既有專家理論講座,又有同行實踐傳授;既有集中聽課培訓,又有參觀考察交流;既有高度的理論引領,又有接地氣的實踐分享。在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學習過程中,業務園長們學思維、學理念、學經驗、學方法,大家在學習中收獲,在交流中解惑,在探索中感悟,在研修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
培訓中,專家的講座高屋建瓴,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幼教研究員,南通市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陳愛萍老師的專題講座“落實《評估指南》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帶大家領悟“幼小銜接”相關的政策性文件,并闡述小學在時間管理、空間制定、課程設置、評價引領等方面專業化、常態化地推進幼小銜接所做的工作。南通市如東縣教師發展中心教育科學研究科科長、江蘇省幼兒教育特級教師唐海燕老師的專題講座《幼小科學銜接 賦能生命成長——基于兒童立場的幼小銜接課程建設》。從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切實需要、幼小銜接坡度過大的實然狀態、部分成人對幼小銜接認識偏差、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時代訴求四方面背景切入主題,并從專題性調研、理念互溝通、多樣性課程、可視化環境、反思性學習五方面入手,呈現了多樣立體的幼小銜接專題課程,啟發大家對幼小銜接工作進行更全面更深層的思考和規劃。
南通市如東縣機關幼兒園和通州區金橋幼兒園向參訓者呈現了視覺化學習環境,校園處處皆教育,一角一落皆巧思。教師在有趣味、可探究、多選擇的理念下提供游戲材料,一次次討論設計、一次次大膽嘗試、一次次調整改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如東縣掘港小學,大家看到了游戲化學習環境的改造,展示的兩個集體活動,鏈接實際生活,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呈現了活潑、生動、創新、自主的課堂。實地觀摩讓大家更進一步感受到環境的價值不止于“環境”本身,更在于隱藏在環境背后的教育意義,孩子們在多元化的環境中徜徉,在有意義的環境中成長。
《嗨!時間》、《海螺小學誕生記》、《我們的名字》等5個幼小銜接課程敘事及3個專題研究成果分享,讓參訓者深切體會到:幼小銜接,“銜”的是智慧,“接”的是方法,利用主題課程引領,助力幼兒健康成長。課程的開展都是長程的、生長的、推進的,都伴隨著師幼共同成長的過程。實施幼小銜接課程需要我們積極探索,適時恰當地從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四個方面入手,為幼兒全面做好入學準備。
學員們利用晚上進行的分組研討,聯系自身的實施經驗,聚焦話題提煉表達分享交流,研討現場氣氛融洽,掌聲連綿,充分體現了學員們對學習內容的深度思考。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童年生活的一種自然延伸,聚焦幼小銜接的研訓活動,也是一次共赴經驗與智慧交融的旅程。學員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以幼兒的發展需求為重點,用心用情做好幼小銜接課程建設,用更優質的教育教學促進孩子的發展。
![]()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