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 > 民生領域服務 > 就業創業服務 > 法規及政策文件
      關于實施電子商務技能項目制培訓計劃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06-16 15:59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高新區管委會,臨港開發區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各職業院校:

      為提升我市電子商務相關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和工作質量,促進電子商務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和勞動者就業創業,根據《中國(無錫)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錫政辦發〔2022〕16號)、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3610行動”的實施意見》(錫政辦發〔2022〕104號)、中共江陰市委 江陰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澄委發〔2023〕17號)和《江陰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實施細則》(澄人社〔2020〕56號)文件精神,決定在全市組織實施“電子商務職業技能項目制培訓計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堅持培訓先行、人人持證。加快我市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品牌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助推就業創業;在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開設電子商務相關專業,開發統一培訓教材,進一步壯大我市電子商務從業專業人才隊伍;加強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建設,不斷提升我市電子商務基礎能力;加強電子商務從業人員信息信用管理,規范電子商務發展。

      二、組織實施

      電子商務職業技能項目制培訓主要由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江陰市高級技工學校、中船澄西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承訓學校)具體組織實施,相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等做好培訓組織管理工作。

      (一)培訓對象

      結合錫政辦發〔2022〕16號、104號,澄委發〔2023〕17號,澄人社〔2020〕56號文件要求,項目制培訓的電子商務相關職業(工種)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師、互聯網營銷師以及江陰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運營產業發展需要的相關職業(工種)等。參加培訓的具體人員需具有勞動能力、身體健康、有電子商務就業需求或已在江陰范圍內電子商務從業的參保人員;被認定為重點免費培訓群體的對象,參與項目制培訓的,可不受參保限制。項目制培訓人員中,重點免費群體對象不少于培訓總人數的10%。具體對象分別為:

      1.重點免費培訓群體主要包括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城鄉低保對象中的勞動力、我市戶籍應屆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登記失業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下崗人員、自主就業退役軍人、登記失業的殘疾人員。

      2.與本市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職工。

      (二)培訓內容

      電子商務職業技能項目制培訓計劃主要包括人員就業技能培訓、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和創業培訓等。具體培訓過程中,要以提升職業能力為重點,強化電商從業人員的實際操作技能訓練、綜合職業素質培養,并將法律、職業道德、從業規范、質量意識等要求和互聯網、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內容貫穿培訓全過程。實際操作技能培訓時長不低于培訓總課時的60%。

      (三)培訓考核標準和課程體系

      承訓學校依據電商職業(工種)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培訓大綱和最新行業企業評價規范,針對不同培訓對象的文化程度和就業經歷、就業需求,組織開展培訓。培訓實施中,承訓學校應確保做到課程統一、課時統一、教材統一、考核標準和題庫統一,師資力量統籌使用。市商務局會同市人社局、行業協會組織開發構建多層次、模塊化、高質量的技能課程體系和考核評價標準。推行“互聯網+適崗培訓”等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

      (四)培訓補貼

      培訓補貼主要用于場地租用、培訓設備購買、實訓耗材消耗、實訓設備損耗、教材、教師兼課金、方案制定、命題及考核人員勞務費、鑒定費以及其他保障培訓正常進行的必要性支出。項目制培訓補貼所需資金從江陰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列支。

      組織就業困難人員進行首次電商就業技能培訓的,相關培訓課程體系參考初級工(五級)培訓要求,項目補貼不超過初級工(五級)1000元/人。組織已在江陰范圍內電商從業的在崗人員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補貼標準按初級工(五級)1000元/人、中級工(四級)1500元/人、高級工(三級)2000元/人。

      參加項目制培訓的,按照獲得技能等級證書的人數以及技能等級對應的補貼標準、相應流程補貼給承訓學校。項目制職業培訓結束后,職工個人不得再重復享受相同工種、相同等級的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

      (五)實施流程

      1.培訓方案確定。市商務局會同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及行業協會、專家組成評審組,審核各工種培訓方案,確定培訓標準。培訓方案應包括培訓對象、培訓人數、培訓時間、教學計劃、培訓師資、培訓業務標準、考核方案、試題題庫及來源、培訓成本測算等相關材料。

      2.開班備案。培訓方案通過后,承訓學校應按計劃實施培訓項目,每個培訓班規模一般控制在60人以內。承訓學校應于開班前5個工作日內向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提交開班備案,具體備案材料見附件。

      3.培訓考核。承訓學校應按照經審核確定的培訓方案和課程計劃組織實施培訓,并根據經備案的考核方案及試題組織考核,進行技能等級認定。

      4.補貼核撥。項目制培訓結束后,承訓學校向市商務局提交補貼申請材料,包括項目制培訓補貼申請表、培訓項目實施績效報告(包含到課情況、教學質量、考核合格率、考核合格人員花名冊、學員滿意度、學員權益告知書、實際培訓成本清單等)、承訓學校開具的稅務發票(非稅收入繳費票據),以及不少于3次、平均時長不少于45分鐘的授課視頻等材料。市商務局審核無誤后,將審核符合資金補貼條件的項目制培訓提交至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市人社局公示5日無異議后,市財政局按規定撥付補貼。

      在項目制培訓期間,市商務局應會同市人社局開展不定期抽查。在抽查中,如發現有不符合培訓方案及進度的,視不同情況進行處置。

      (六)實施時間

      自文件印發之日起至2023年9月30日。

       

      附件1 項目制培訓備案申報書.doc

      附件2 項目制培訓辦班備案表.doc

      附件3 項目制培訓人員花名冊.doc

      附件4 項目制培訓補貼人員花名冊.doc

       

       

       

       

      江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江陰市財政局

       

       

       

      江陰市商務局

      2023年6月15日

      • 收藏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