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誠信江陰 > 政策法規

      江陰市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4/08/01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一系列具體部署,依照國務院辦公廳《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24〕15號)《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發改財金〔2019〕1491號),江蘇省發改委、江蘇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四部門《關于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蘇發改信用發〔2020〕870號)及《江陰市創新信用管理與服務縣域試點方案》(澄政發〔2022〕54號)等文件要求,加快整合全市公共信用數據、行業信貸扶持政策、金融機構信貸資源,積極推動江陰地方特色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澄易貸”)建設運行,進一步加強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充分發揮信用信息應用價值,實現企業信用價值可量化可兌現,有效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加大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統籌力度,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機制,深入開展“信易貸”工作,深化信用大數據應用,保障信息安全和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推動金融機構轉變經營理念、優化金融服務、防控金融風險,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二、工作目標

      通過2—3年的時間,全面提升我市“信易貸”工作水平,構建有效的組織推進和實施運作機制,形成江陰營商環境的特色品牌。主要目標:

      (一)強化“澄易貸”平臺支撐。提高江陰市“澄易貸”綜合服務平臺支撐能力,成為我市政府公共信用數據對接行業信貸扶持政策、金融機構數據綜合應用的節點和樞紐,充分發揮政府數據價值;整體對接國家、省“信易貸”平臺,完成與市信用監管服務一體化平臺、信用鎮街(園區)子平臺及金融服務、地方征信等平臺數據共享、業務互動,突出平臺疊加效益,合力打造江陰立體化“澄易貸”支撐體系;實現平臺注冊、實名認證、授權查詢企業占比全市注冊企業數(含個體戶)分別達到50%、30%、30%的目標。

      (二)豐富“澄易貸”應用場景。依托特色小鎮、產業園區、區域性產業集群,打造一批“澄易貸”試點示范區;簽約一批合作金融機構,推出一批有特色、有成效、可復制、可推廣的“澄易貸”產品和服務項目;總結一整套可復制、易推廣的經驗做法;評選一批“澄易貸”創新服務產品,表彰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爭創全省、全國信易貸試點推廣應用項目,形成江陰縣域特色信易貸產品。

      (三)形成“澄易貸”服務體系。對接全市現有風險補償資金池,形成政府和金融、擔保、保險機構、企業共同參與多層次的“澄易貸”防控、緩釋機制,撬動金融資源更好地服務我市中小微企業發展;構建有效的組織推進和實施運作機制,充分發揮信用在中小微企業融資中的關鍵作用,進一步暢通資金直達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打造江陰營商環境“澄易貸”亮點品牌。

      三、重點工作

      (一)強化平臺支撐,提高服務能力

      統籌規劃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和“澄易貸”平臺建設,實現“信易貸”平臺與其他金融服務平臺、政務服務系統的資源整合和應用,以大數據支撐提升全市“澄易貸”發展質效。“澄易貸”平臺作為政府公共信用數據和金融數據對接的節點和樞紐,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撐和服務。

      1.強化市“澄易貸”平臺支撐功能。發揮政府數據優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強化“澄易貸”平臺支撐能力。無縫對接市各金融服務平臺、企業征信平臺,發揮平臺疊加效應。在基礎功能完備的基礎上,個性化開展金融信貸信用等級分類認證、篩查服務,延伸“澄易貸”平臺功能,打通金融機構、信用服務機構、擔保機構、保險機構等相關主體之間的業務系統,優化放貸服務方式,建立“在線一站式”交易,打造智能便捷的服務流程,有效提升中小微企業操作體驗,提高貸款申請審批效率。【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綜合服務中心)、市數據局、人民銀行江陰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市城發集團】

      2.突出“澄易貸”APP便捷服務功能。以全市信用監管服務一體化平臺總入口澄易貸APP作為“信易貸”服務載體。實現統一用戶體系,產品發布、數據共享,業務協同,開設“澄易貸”服務專欄,整合相關信易貸產品,加強數據歸集共享,為全市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數字金融融合服務。【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綜合服務中心)、市數據局、市城發集團】

      3.發揮“澄易貸”平臺綜合服務能力。根據國家、省相關“信易貸”平臺對接要求,加快完成上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與“澄易貸”平臺的系統對接,實現數據互通共享,打通業務體系,融入全市“信易貸”服務體系。積極加大服務覆蓋面,形成多層級多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人民銀行江陰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稅務局、市公積金中心等相關部門、市城發集團)

      (二)加大信息歸集,健全共享機制

      充分發揮信用信息應用價值,加大對守信主體的融資支持力度,健全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查詢機制,切實利用信用信息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

      1.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力度。根據國家、省“信易貸”數據歸集要求,明確信息歸集范圍。重點歸集稅務、市場監管、海關、司法、醫保、社保、車輛、住房公積金、不動產以及水、電、氣等公共事業繳費信息和各類行政監管信息,常態化歸集《國家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清單》所列企業人員信息、各類資質信息、進出口信息等信息,授權歸集企業財務、資產等信息,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和風險狀況,有利于平臺和金融機構開展信用評價,有針對性提供融資產品和服務的信息。優化信息歸集方式,大力提升信息歸集的時效性和完整性,健全自動采集和實時更新機制。【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綜合服務中心)、市數據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資規局、市市監局、市醫療保障局、市法院、市公積金中心、市稅務局、江陰海關等相關部門,各鎮街(園區)、江南水務、供電公司、天力燃氣】

      2.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質效。根據《江蘇省社會信用條例》要求,依法依規推動公共信用信息向市場主體有序開放,建立適應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普惠金融發展的信用管理機制;支持信用服務機構、各類金融機構深度運用本地特色數據資源,整合多元互聯網數據資源和銀企對接通道。加強數據質量協同治理,統一數據歸集標準,及時做好信用信息修復,健全信息更新維護機制,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著力解決數據共享頻次不夠、接口調用容量不足、部分公共事業信息共享不充分等問題,進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共享效率。根據數據提供單位需求,定期反饋數據使用情況及成效。【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綜合服務中心)、市數據局、各相關部門、市城發集團】

      3.健全企業信用融資機制。建立企業金融信貸信用等級分類及標準,制定并組織實施《江陰市企業金融信貸信用等級認證指引(試行)》,推進全市銀行機構按企業信用認證等級分類實施信貸政策;依托“澄易貸”平臺企業數據等級認證評價模型,常態化實施“澄易貸”月度推薦信用白名單企業機制;推進信用機構與金融機構(銀行、擔保、保險等)合作開發“澄易貸”產品,引導金融機構在信貸審批、證券發行、信貸擔保等業務領域主動使用信用產品和服務。鼓勵金融機構與公共信用服務平臺、江陰地方征信平臺等進行業務互聯、數據共享、共同優化企業信用評級評分,分領域、分行業研究制定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對企業進行全方位、全景式畫像,實現企業信用融資“精準畫像”。【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綜合服務中心)、市數據局、市城發集團、各金融機構】

      (三)完善合作機制,增強宣傳力度

      加強政銀企溝通協調,全面加大政策支持機制、建立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不斷優化金融發展生態。廣泛開展線上線下系列宣傳活動,推廣“信易貸”相關產品、政策信息,切實服務實體經濟。

      1.加強支撐合作。出臺相關政策,健全全市風險基金保障體系。推動各金融機構、保險、擔保機構、大數據公司、三大電信運營商等與“澄易貸”平臺開展深度戰略合作,簽署“信易貸”合作協議書,建立多方互動、互相促進、共同推動的合作機制。【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人民銀行江陰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各相關部門(單位)、市城發集團】

      2.加大推廣力度。各鎮街(園區)、各部門積極組織“澄易貸”系列宣傳活動,通過開展線下論壇、產品發布會、政策解讀等方式加強宣傳引導。組織各金融機構和各類企業入駐“澄易貸”平臺,有序發布信貸產品,融資需求,建立信用良好快捷的融資通道。依托政務服務大廳、銀行網點、服務熱線、信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最江陰”APP等渠道和方式,擴大“澄易貸”的社會影響力,切實為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人民銀行江陰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各相關部門、市城發集團)

      3.完善統計分析。按照國家和省“信易貸”數據指標和統計口徑,每月統計分析登記注冊企業數、授信額度、放貸金額、信用貸款放款金額、推薦企業等信息的統計、上報工作。市發改委牽頭落實“澄易貸”平臺數據統計,銀保監組牽頭落實每月全市未入駐平臺的“信易貸”數據統計,加強對企業貸款增速、加權平均利率、新增有貸戶、首貸戶和金融產品創新等重點指標的統計分析。(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人民銀行江陰支行、江陰銀保監組)

      (四)圍繞市場需求,激發創新活力

      構建基于信用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統一全市政策性融資信用貸款入駐平臺對接機制,建立依企業信用融資等級分類享受財政信貸扶持政策,由平臺扎口落實行業信用白名單推薦和保障信貸扶持服務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開發“澄易貸”產品,創新信用融資貸款模式,同時促進社會信用擔保、社會信用保險等信用產品創新,開展試點示范,鼓勵探索創新。

      1.推進重點領域信貸扶持事項入駐“澄易貸”。推進科技貸、蘇信貸、政采貸、蘇崗貸、蘇創貸、蘇服貸、農業貸、質量貸、安全生產貸、環保貸、稅易貸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各級系列政策扶持信貸事項入駐平臺一體化運行,平臺依托企業數據等級認證評價,實時線上對接企業申報,快速撮合銀行放貸,進一步提高企業信用貸款的便捷性和可得性,增強企業信易貸政策獲得感。【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人民銀行江陰支行、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應急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稅務局,市城發集團,各金融機構】

      2.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澄易貸”產品。建立健全“政策找人”機制,支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開展聯合建模應用。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對接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信用信息優化信貸產品研發、信用評估和風險管理等推動各項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過平臺直達中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開發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綠色低碳發展、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三農”等特色功能模塊,支持金融機構用好特色化信用信息,面向市場需要推出細分領域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導各類政策資源和金融資源加快投向優質誠信中小微企業。支持各行業各領域探索創新“澄易貸”產品和服務。提升“澄易貸”推廣水平,提高金融服務的及時性和針對性。【責任單位:各相關部門,市城發集團,各金融機構,各鎮街(園區)】

      3.鼓勵開發線上客戶端“澄易貸”產品。依托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等,建立“線上公證”、“線上仲裁”機制和金融互聯網法庭,高效處置金融糾紛。支持各金融機構與“澄易貸”APP平臺合作,依托大數據打造快捷、安全、低成本的通道,實現產品申請、審批、授信、放貸的“線上一站式”辦理,讓企業享受“全線上、無抵押、免擔保、純信用”的24小時自動申請貸款服務。【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綜合服務中心)、市數據局、市城發集團、各金融機構】

      4.積極開展“澄易貸”示范建設。加快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支持金融機構開發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屬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適度提高信用貸款比例。依托特色小鎮、產業園區、區域性產業集群,打造一批“澄易貸”試點示范區。大力推進鎮街(園區)“澄易貸”工作,組織各級工業園區、開發區為中小微特別是中小微科技企業推廣“澄易貸”平臺,支持創新金融產品進園區,助力園區科技企業發展。【責任單位:各部門、鎮街(園區),各金融機構】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調機制。建立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統籌領導下的“澄易貸”專項工作推進機制。進一步加強各部門協作聯動,市發改委、市財政局、人民銀行江陰市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共同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指導各鎮街(園區)、部門單位開展“信易貸”工作。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商會協會、信用服務機構等各類社會主體的作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責任單位:各部門、鎮街(園區),各相關部門】

      (二)實施增信扶持,加大財政保障。財政局協同相關部門要研究出臺支持“澄易貸”系列政策,補充增設“澄易貸”專項風險緩釋基金或風險補償金,指導支持金融機構、信用服務機構創新更多產品,為信易貸注入充足的發展動力和保障。【責任單位:市財政局、新國聯、鎮街(園區),各相關部門】

      (三)加大指導力度,強化考核激勵。各鎮街、各部門要加大“澄易貸”工作重視和推動力度,建立推廣機制,確保對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落到實處。市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對全市“澄易貸”工作進行考核和指導,定期總結工作成效,對評價結果較差地區和部門進行每月專項督導;市人民銀行江陰市支行將金融機構使用公共信用信息數據開展“信易貸”融資工作列入考核激勵機制中;江陰銀保監組將“信易貸”業務推動情況納入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并作為普惠金融服務先進單位評選的重要考量因素。【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人民銀行江陰市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各鎮街(園區),各相關部門】

      (四)規范信用服務,完善信用監管。制定信用信息平臺的授權運營條件和標準。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規向包括征信機構在內的各類信用服務機構穩步開放數據,積極培育信用服務市場,提升信用融資供需匹配效率。金融機構應當建立覆蓋貸前貸中貸后的一體化風險防控體系,加強監測預警和提前處置。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開展信用保證保險等業務合作,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完善信用監管機制,著力把控風險,規范企業信用修復途徑,實現以信獲貸、以貸促信的良性循環。(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人民銀行江陰市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城發集團)

      (五)保障信息安全,維護主體權益。除依法依規可向社會公開的數據外,數據來源部門提供的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數據應當獲得企業或個人授權后方可查詢、加工、分析和使用。數據傳輸和接收單位應當建立系統日志,完整記錄數據訪問、操作等信息,避免越權操作,并建立相關制度對違反規定人員追究法律責任。【責任單位:市數據局、市發改委(發展改革綜合服務中心)、人民銀行江陰市支行、江陰銀保監組、城發集團】

       

      附件:1.江陰市“澄易貸”專項工作小組成員單位名單

      2.江陰市企業金融信貸信用等級認證指引(試行)

      3.江陰市“澄易貸”專項工作推進督查表

       

       

       

      江陰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4年6月29日

       

      澄信用辦發〔2024〕14號(江陰市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doc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0565號 網站標識碼:3202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