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態環境部在全國組織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第二批),重點推進行業、園區、產業集群等的整體審核創新,著力推動行業、園區、產業集群等整體清潔生產水平提升。我省南京市包裝印刷行業、江陰市印染產業集群、高郵市電池工業園鉛酸蓄電池行業、武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園、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安紡織產業園等6家單位(行業)成功入選試點。
一年來,各試點單位扎實推進工程建設,優化管理機制,創新審核模式,形成了一批創新性制度性成果,圓滿完成試點任務。為持續深入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創新,集中宣傳、展示創新審核成果,現推出試點單位系列宣傳。
江陰印染產業集群順利通過生態環境部
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評估
01 試點單位基本情況
印染行業是提升紡織品功能品質、增強高端紡織集群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是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業廢水的主要來源之一。江陰作為江蘇省千億級紡織服裝基地之一,印染行業綠色低碳水平關乎區域高質量發展。江陰通過高標準制定江陰印染園區清潔生產標準,組織引導徐霞客、長涇、華士、周莊4個印染園區和江蘇申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紅柳床單有限公司、江陰紅嘉印染有限公司和海瀾集團江陰市金匯毛紡織廠(江陰恒泰隆毛紡有限公司)規模較大企業整體推進清潔生產審核。近日,試點通過評估。
02試點創新情況
江陰印染產業集群入選試點后,全面組織專家開展印染企業“號脈”,分析評估印染企業存在的共性短板。對標行業一流水平,明確印染園區清潔生產標準,全面推動高端化、智慧化工藝裝備利用,強化資源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助力印染行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一)強化標準引領,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制定園區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從產品及原材料、工藝及裝備、資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平5個方面對印染生產全流程進行規范,推動園區和企業將清潔生產理念融入園區設計建設階段,引領印染園區和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二)強化資源能源循環利用,突出高標準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針對中水回用、余熱回收等關鍵目標,推動印染企業健全中水回用設施,開展印染過程高溫余熱回用,全面提升印染行業資源循環化利用水平。海瀾集團江陰市金匯毛紡織廠280萬元新建一套中水回用設施,將預處理后的廢水經多介質過濾、超濾及反滲透處理后回用至生產過程,中水回用量達60t/h。
中水回用裝置圖
(三)強化智慧生產,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本輪清潔生產整體審核將推動智慧化、數字化生產設備運用作為重點亮點,鼓勵印染企業通過使用低浴比印染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依托生產數字化提升節能減污水平,依托生產可視化提升監管能力,加強染料助劑自動化配藥輸送系統、智慧管理生產系統等使用,改變傳統印染行業依賴人工經驗、粗放生產管理的老舊面貌,不斷培育和催生新質生產力。
染料助劑自動傳輸裝置圖
03 試點成效
(一)推動印染產業集群高標準建設。創新建立印染產業集群清潔生產審核試點方案,差異化制定印染園區和原地整治印染企業審核流程和實施目標。建立江陰印染園區清潔生產標準,推動園區和企業強化先進工藝裝備使用、從源頭推進清潔物料使用、提升資源利用水平、強化污染物減排和節能降碳水平、規范印染企業生產管理,引導印染園區將清潔生產理念融入項目設計建設階段。
(二)推動印染行業深度減污降碳。通過對行業全流程精準把脈會診,深入剖析印染企業在污水精細化處置、中水回用、余熱回收等重點環節存在的共性問題、突出問題,推動印染企業強化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物減排,新建園區和原地改造企業全面實施中水回用和余熱回用,提升印染企業用電、用水智慧化、精細化計量水平。累計助力園區和企業減排廢水約1037.01 萬噸、COD 約495.97噸、氨氮約37.86 噸、總磷約4.895 噸。
(三)園區清潔生產管理進一步提升。依托園區智慧管理平臺,實現生產信息、資源能源消耗信息、污染排放信息的全方位一體化監管,有效支撐園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和園區精細化管理水平提檔升級。
園區智慧管理平臺
![]()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