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條線始終以數字賦能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堅持“干”字當頭、“拼”字為先,通過深化制度建設、優化工作流程、強化服務保障,切實提升交易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全力構建智慧、陽光、高效的交易新生態。
2024年,建設條線共完成工程建設交易項目215個,中標金額107.18億元,節約資金12.42億元,節約率10.38%。
數字賦能,交易環節更智慧
一是見證服務水平再提高。通過升級評標區域軟硬件設施、將評標區域門禁系統接入江蘇省綜合專家庫平臺、改造兩間長三角遠程異地評標室、新建專家抽取信息查詢室等措施,有效增強對開評標過程的見證與動態管控。二是交易系統更優化。強化系統整合,將“不見面”開標大廳與評標系統有效融合,第二階段開標系數自動導入評標系統,實現開標、評標系統的自動串聯;上線電子詢標系統,為投標人和專家提供線上質詢、答疑、澄清的平臺,使詢標更便捷、流程更高效。三是遠程異地評標更常態化。積極推進“雙盲”遠程異地評標改革,不斷拓展遠程異地“朋友圈”,2024年共完成遠程異地評標項目91個,涉及評委232人,有效提高了交易公平性和透明度,推動專家資源實現跨地區共享。
提質增效,營商環境再優化
一是切實做好重點重大項目保障。通過主動靠前服務、溝通協調聯動、開通綠色通道等系列措施,重點保障國樂島項目精裝修工程、夏港實驗幼兒園金江分園項目、江陰市2023年保障性租賃住房一期工程等一批市重大重點與民生項目。二是進一步優化投標保證金退還機制。開發保證金自動退還功能,由系統自動識別評標公示及中標公告中的單位名次,實現公示后系統自動退還保證金,為投標人釋放資金壓力,節約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保障限額以下建設項目交易。通過定期赴鎮街園區走訪調研、開展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片區工作會議等有效手段,加強對鎮街園區招投標工作的服務與指導,規范限額以下交易項目,提高全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的整體水平。
協同發力,交易秩序更規范
一是強化聯合監管。健全交易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與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交通局等主管部門協調溝通,協同解決招投標領域的難點、堵點問題,共同營造陽光、高效的交易環境。二是建立健全代理機構開評標現場動態考評。加強對代理機構的動態監督,每季度在交易中心官網公布動態考評結果,督促代理機構提升業務能力及水平,推動招投標市場良性發展。三是嚴格落實“一標一評”。加強評標現場管理,規范評標專家評審行為,切實提高評委的評標質效,筑牢廉潔交易防線。
風勁好揚帆,奮進正當時。展望未來,建設條線將繼續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提高數字見證能力,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