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廬山市智慧驛站特許經營項目完成招標并簽約,高新區企業江蘇飛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標。該項目總投資標的近1億元,將由飛慕公司采用“以運代建”的模式為廬山市及全域景區投建200座智慧驛站,并負責后期全部運維及商業、公益運營,特許經營期為15年。高小新了解到,該項目也是國家發改委特許經營新政發布后,全國首個“公廁+商業”融合的政企合作項目。
“以運代建是‘江陰經驗’的‘走出去’。”飛慕企劃總監張婭告訴高小新,去年,位于江陰城區花園小游園公交站臺等附近的10座“智慧微廁”集中向市民開放,這10座“智慧微廁”就是采用以運代建的模式落地的。“政府部門測算出每年的水電等維護費用,只需按照之前的運維標準支付,就能一次性獲得10座微廁,短期節省近數百萬元的基礎設施投資。”目前,這些“微廁”日均可服務1200余人次。
“江陰經驗+廬山模式”給出的是“廁所革命”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樣板。作為典型的全域文旅城市,廬山常住人口在20萬人左右,年游客量卻以數千萬計,存在公廁缺口近200座。“這200座廁所計劃采用‘智慧公廁+驛站’的方式運維,還將為當地提供三四百人的就業崗位,打造各具特色的消費場景。”張婭介紹,通過這次特許經營招標,廬山市將一次性獲得充足的高標準公共衛生和政務服務設施,短期節省近1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并在未來15年節省約1.5億元升級改造費用。
創新技術“傍身”是高新區企業“走出去”的底氣。無錫市新吳區由江蘇飛慕運維的18座公廁內,安裝了一批嗅覺傳感器,后臺是由企業創新搭建的全國首個嗅聯網系統。“公廁打掃得干不干凈,氣味可以直接反應,嗅聯網專測氣味指標。”張婭說,對一段時間內的數據綜合比較分析,很多隱患問題會清晰呈現,“一般情況下,公廁的氣味濃度和使用量成正比,比對后發現一家公廁數據異常,早上無人的時間臭味濃度很高,檢查發現原來是管道內的防臭溢流裝置破損了。”
雪浪太湖大堤旁,由飛慕打造的兩座生態版“微廁”全新啟用,由于太湖保護線內不允許任何污水排放,這些“微廁”無需接入污水管網也能實現零排污,并產生大量的有機肥;飛慕企業展廳內的進門處是企業新研發的全球“首臺”設備,公廁產生的高濃污水經由這臺設備后,生成的是可循環再生利用的可食用純凈水……帶著這些“黑科技”,飛慕計劃在今年走進海外展會,未來把“廁所革命”的“中國經驗”落地海外。
接下來,高新區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持續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加強核心技術攻關,以技術創新帶動產品創新,推出更多高含“研”量的產品扎根老市場、搶拓新市場,加快釋放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