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數據局
      當前位置: 首頁 >  市數據局 > 信息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法規文件及解讀
      信息索引號 01404053X/2025-01030 生成日期 2025-02-26 公開日期 2025-02-26
      文件編號 公開時限 長期公開 發布機構 江陰市數據局
      公開形式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范圍 面向社會
      有效期 長期 公開程序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體裁 其他
      主題(一級) 綜合政務 主題(二級) 其他 關鍵詞 機關,方案,行政,政府網站
      效力狀況 有效 文件下載
      內容概述 江蘇省推進可信數據空間發展工作方案
      江蘇省推進可信數據空間發展工作方案

      江蘇省推進可信數據空間發展工作方案

       

       

      一、明確推進數據空間發展的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據發展和安全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把發展數據空間作為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戰略任務,深入貫徹國家數據局《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國數資源〔2024119號)要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聚焦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等重要領域,重點推動企業、行業、城市數據空間發展,積極探索構建跨境數據空間發展,穩慎推進個人數據空間發展。

      2028年,基本建成適應數據要素價值釋放需要,全面融入一體化數據市場的國內一流數據空間體系。重點打造10個以上全國標桿、20個以上省內樣板、30個以上區域特色數據空間,實現建成高水平數據空間“123+”目標,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帶動全省數據空間高質量發展。

      二、聚焦數據空間發展的重點領域

      (一)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

      引導企業加快實施以數據要素為關鍵驅動力的數字化轉型。推動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發展,重點建設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數據空間。支持龍頭企業、平臺企業以及其他數據資源富集型企業向上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供給數據資源,激活中小企業數據要素價值,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大中小企業間實現高價值數據可信流通、跨主體應用,提升精益生產、精細管理、精準營銷能力。

      (二)聚焦產業鏈協同優化

      圍繞江蘇50條重點產業鏈建設數據空間,推動產業鏈與數據鏈深度融合,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依托數據空間,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數據流通難點堵點,推動技術協同研發、產品協同制造等模式升級,促進“強鏈補鏈延鏈”。

      (三)聚焦打造優質產業集群

      圍繞江蘇16個先進制造業、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10個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等產業集群建設數據空間。支持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集成電路等集群,發揮海量數據資源優勢,以龍頭企業為牽引,推動數據要素跨領域、跨產業、跨集群深度融合。持續推進在物聯網、先進結構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等領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打造共性技術研發、中試放大等平臺載體,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優化產業生態體系。

      (四)聚焦綠色化轉型發展

      推進數字生態文明領域發展數據空間。支持數據要素在能源、交通、建筑、農業等領域流通應用,賦能綠色轉型。推進企業用電、交通流量、大氣監測、工業排放等數據資源跨領域融合開發利用。推進環境污染和氣象災害高效監測、主動預警、科學分析、智能決策系統建設應用。發揮江蘇省產品碳足跡公共服務平臺作用,推動零碳園區、綠色出行與碳標識認證等應用場景落地。

      (五)聚焦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在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重點領域,推進建設應用數據空間。推進前沿新材料、6G技術等重點領域高價值數據安全可信流轉,加速關鍵技術突破。以數據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加速科研范式變革與創新。支持江蘇醫保數據賦能實驗室、蘇州市健康醫療數智創新實驗室、海洋數據要素實驗室等加速創新技術迭代。支持蘇州實驗室建設新材料智能化研發行業數據空間。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融合發展,開展跨區域行業數據空間建設,支撐構建環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創圈。

      (六)聚焦人工智能發展應用

      大力推動高質量數據資源供給和高質量場景應用落地,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化與產業智能化互相促進,構筑人工智能新賽道新優勢。發揮江蘇制造業、醫療等領域數據資源海量和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深挖數字化轉型需求,推進高質量語料庫和數據集建設,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醫療健康等垂直細分領域大模型研發。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機制,促進人工智能大模型健康有序發展。在自主學習、群體智能等前沿領域,推進數據賦能技術突破,助力構建數據驅動、開放共享、賦能百業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

      (七)聚焦數據產業培育壯大

      加大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全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推動公共數據與企業數據融合開發,培育壯大數據產業。發揮數據空間基礎性作用,放大數據產業杠桿效應,撬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應用、數據服務、數據基礎設施、數據安全等數據企業建設數據空間,促進數據要素高效流通。支持第三方服務機構參與建設、融合應用數據空間,促進數據合規交易,繁榮數據產業生態。

      (八)聚焦智慧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

      把數據空間建設貫穿于智慧城市建設和全域數字化轉型的全過程。推進國土空間規劃、測繪遙感等行業數據開發利用,構建政務服務、公共衛生、防災減災救災等城市信息模型平臺載體和服務體系。在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等方面,促進各類數據融合開發利用,支撐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筑牢城市生命線的數據底座。在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加強數據供給共享,打造低空經濟領域的數據空間。推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推動醫保、病歷、影像等數據開發利用,提升醫療保障精準服務能力。探索建立個人數據授權機制,試點探索個人征信、醫療核保等應用場景建設。

      (九)聚焦未來產業發展

      圍繞江蘇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建設數據空間,強化數據賦能產業鏈條培育。推進未來網絡、細胞和基因技術、前沿新材料等領域數據開發利用,加快技術產品定型、用戶群體培育、市場需求挖掘進程。加強關鍵數據要素支撐,面向第三代半導體、氫能、新型儲能、合成生物、低空經濟等產業加大公共數據供給,促進產業培育,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特許開發、分級授權等方式,推動科學數據、實驗數據向企業開放。支持農業、制造業、商務、能源、交通、建筑、教育、康養、文旅等行業數據與未來產業數據融合利用,推動產業跨界融合。

      (十)聚焦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鼓勵有條件的自貿片區探索建設跨境數據空間,構建數據跨境傳遞監控、存證備案、出境管控等能力體系,確保數據流動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數據安全保護認證方面的互認,確保數據跨境流動的安全性。針對跨國供應鏈協同、國際化經營管理等應用場景,試點開展國際合作,探索數據流通便利化模式。支持江蘇自貿區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跨國科研合作、科研數據協同新模式。

      三、構建數據空間發展的市場機制

      (一)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建設運營數據空間。發揮產業鏈鏈主企業、骨干國有企業示范作用,引領企業數據空間建設。支持行業龍頭、協會等行業機構、平臺企業牽頭組織建設行業數據空間。支持省市數據集團、通信運營商發揮優勢建設城市數據空間。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探索成為個人數據空間運營可靠第三方。鼓勵具備條件的省屬企業設立專業化數據公司,加快布局建設企業和行業數據空間。

      (二)引導市場多元投資

      支持企業按市場化聯合投資方式建設運營數據空間。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成為行業數據運營的可靠第三方,發展壯大數據空間運營商。發揮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引導作用,通過設立省數據產業和平臺經濟基金、提供優惠投資條件或與其他投資主體聯合投資等方式,精準扶持數據空間技術創新與項目建設,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與引導效果。推動銀行信貸、融資擔保、企業債券、股權融資等多種融資方式協同聯動,構建數據空間綜合金融服務體系。鼓勵行業龍頭、鏈主企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發起或參與設立創投機構,孵化培育數據空間相關企業。

      (三)堅持市場化運營

      支持企業自主選擇和探索數據空間運營的商業模式。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和數據集團等主體,圍繞多方價值共創和資源共享,聚焦數據要素生產使用全過程,整合內外部資源,依托專業數據服務、技術裝備等,通過會員費、服務費收取及收益分成等模式,推動數據要素流通利用和價值釋放,形成可持續商業閉環。鼓勵企業應用數據空間支撐業務創新,平衡收益與成本,保障數據空間有效運行。鼓勵企業依托數據空間,通過經營標準化數據產品和服務、開展數據資產融資等方式,構建多元運營機制,不斷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實現數據空間可持續發展。

      四、營造數據空間發展的優良環境

      (一)建立健全制度標準

      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數據資源登記、產權登記、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礎制度,完善數據空間建設制度體系。圍繞目錄、標識、身份、接口等方面,制定標準與規范,提升數據空間兼容性與流通性。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參與制定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支持制定企業標準、團體標準。

      (二)加強基礎能力供給

      圍繞接入主體身份管理、合約協議互聯互通、資源目錄語義轉換等,推進數據空間省級樞紐建設。集成使用控制、隱私計算、數據沙箱等可信管控組件,提供主體身份可信任、過程可溯源的應用開發環境。強化數據互通技術集成應用,提供數據資源目錄等共性基礎服務。與“數聯網”統一底座、國家數據平臺、市縣級數據節點對接,實現數據跨層級、跨區域、跨行業高效流通與協同應用。支持央國企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院士專家團隊等建設數據空間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攻關可信管控技術,推動數據空間連接器升級。

      (三)加大資金政策支持

      引導各類政策性資金支持數據空間建設,支持各類政策資源扶持數據空間發展。支持承擔數據空間項目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認定通過的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統籌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等,加大對數據空間項目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數據空間項目,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將符合條件的建設運營企業納入“蘇信貸”等政銀合作信貸產品支持范圍。擇優推薦符合條件的數據空間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國有企業建設數據空間的投資按科創項目管理,享受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考核政策。

      (四)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鼓勵數據空間各方主體大膽創新、先行先試,鼓勵和保護干部擔當作為,營造鼓勵創新、包容創新的干事創業氛圍。對數據空間建設運營企業,推行包容審慎監管,除涉及國家安全、公眾利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鼓勵多元數據多層次多領域流通利用,審慎限定區域范圍。

      五、建立推進數據空間發展的工作機制

      (一)加強統籌協調

      由省數據局牽頭,聯合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國資監管等部門加強工作協調,統籌推進省市數據空間發展。鼓勵各設區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加強省市協同。深化央地合作,投資共建科研基地、實驗室、孵化器等,鼓勵創建國家級創新平臺、數據空間創新聯合體等,推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

      (二)實行動態優化

      建立數據空間項目遴選機制,對項目庫實行“賽馬式”管理。20252028年,省重點項目庫每年更新、擇優培育。省、市數據局定期組織對項目庫內數據空間接入主體數量、流通交易規模、生態活躍度等進行階段性評估,優勝劣汰。加強數據空間合規管理,引導數據空間建設運營企業構建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三)強化示范引領

      每年發布123+”目標進展報告,公示更新后的省重點數據空間項目庫,發揮示范效應。對數據資源豐富、數據價值凸顯、商業模式成熟、產業生態豐富的數據空間項目,加強總結和推廣,營造數據空間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

       

       

       

       

      • 收藏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