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江陰:走出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發布日期:2025-03-27 08:50    文章來源:江陰日報

      陽春三月,長江之濱好戲連臺,金黃如海的油菜花、紛飛勝雪的櫻花扮靚最美風光帶,精彩紛呈的廟會、文藝涌動的活動迸發城市新活力……美好風光搭配豐富活動,十足誠意加持滿滿創意,這一波“春日限定”,吸引了大量國際友人“打卡”江陰。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開放口岸,今年以來,江陰以“水陸聯動”打破地理疆界,持續打響文體品牌,唱好交流大戲,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展“五大文化名片”魅力

      引全球游客矚目

      近日,在“文旅+港口”機制創新下,10余名印度、挪威籍船員走下中船澄西的萬噸巨輪,開啟了全澄暢游深度體驗。外籍船員們走進海瀾飛馬水城與中外名馬合影互動,來到長涇老街體驗中國月餅制作,歡聚江陰市博物館參與非遺纏花項目。“江陰的港灣如挪威峽灣般壯美,粉墻黛瓦的人文韻味令人沉醉。”外籍船員麗茲在國外的社交網站上發布的長江水岸短視頻,瞬時收獲數千海外網友點贊。

      從徐霞客雙腳丈量山河的壯游氣魄,到古戰場金戈鐵馬的尚武忠勇之氣,從江蘇學政衙署書卷飄香的崇文重教之風,到絲竹琴韻里的江南民樂雅趣,再到濟世仁心的中醫一脈傳承——江陰的五大文化名片如同長江奔涌出的五條支流,既閃耀著歷史深處的智慧光芒,又承載著城市發展的當代使命。以文會友,一場場精心策劃的文體活動精彩上演。

      江陰與美國阿拉米達市聯合舉辦“翰墨繪情誼 文化共交融”交流展當前正在江陰美術館舉行,用87件水墨書法與當代藝術對話,美國藝術家的水彩畫作與江陰藝術家的作品形成絕妙跨空間互動,展覽吸引了中外美術愛好者前往參觀。參加無錫國際交流主題活動的外賓走進江陰東方口琴博物館、“劇說月城”文化共享空間,在深入了解口琴及二胡藝術后,大家紛紛為江陰濃厚的音樂氛圍點贊。此外,每年舉辦的徐霞客國際旅游節,通過持續豐富霞客游園會、金杯手風琴藝術周等活動,提升游客參與度,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江陰,這座枕江望湖的千年古城,以長江為血脈、以運河為襟帶,在奔騰不息的浪潮中涵養出獨特的文化基因。如今的江陰,正以水韻為墨、文化為筆,在長江之畔續寫著古今交融的雋永篇章,讓每一位訪客在江風浩蕩中觸摸文明脈絡,于歷史遺珍間感受澎湃千年的精神力量。

      千年文脈鑄開放基因

      賽事經濟燃城市活力

      從良渚文化布紋陶器到江陰劉氏三杰故居,從江防要塞炮臺遺存到當代“中國制造業第一縣”的革新氣魄,江陰用5000年文明積淀詮釋著開放包容的城市品格。隨著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落地,如何提升嘗試吸引力,擴大朋友圈,江陰一直在尋找答案。除外籍船員體驗團外,打響文化品牌,加強中外文化互動也是關鍵一招。

      讓游客“來得了”更要“玩得好”。隨著外來游客增多,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打出國際服務組合拳,全市4A級景區實現外卡POS全覆蓋;豐富優質旅游產品供給,上線“樂游江陰”一站式休閑旅游平臺,研發推出“霞光在前 走讀江陰”城市漫步路線等特色旅游線路產品;發布《江陰文旅導覽》《霞客故里 精彩不止春晚》等中英文版特色宣傳資料,結合“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全面展示江陰的獨特魅力。

      江陰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張琳表示,今后會針對外籍船員常態化推出旅游線路,讓江陰的歷史文化獲得世界級表達。

      “跟著賽事去旅行”,是江陰競速文旅賽道的又一重要法寶。近年來,江陰推進海瀾飛馬國際網球學院、新橋武術展示培訓、南閘滑翔傘基地、月城皮劃艇訓練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了一批體育精品賽事和示范基地。并以此為依托,舉辦了2024年全國武術套路錦標賽等各類大賽,通過體育賽事進鄉鎮、進景區、進商圈,將賽事“流量”變成消費“能量”和經濟“增量”,助力打造體育賽事經濟。

      4月13日,2025年“澄馬”將鳴槍開跑。這場城市的盛宴、跑者的狂歡吸引了來自14個國家、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及港臺地區的20000名參賽者,為歷屆人數之最。其中,半程馬拉松項目江陰市外跑者比例達75.53%,創賽事歷史新高。兩項新高,既體現了比賽的魅力,更彰顯了城市的吸引力,屆時,參賽者們可盡享江陰沿江風貌和綠色發展之美。當江陰張開懷抱,“八公里沿江、十公里運河”城市T臺便成為超級會客廳,以其科技共山水一色、產業與人文齊飛的美麗畫卷讓游客心向往之。

      • 收藏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