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生態環境局
      /sthjj/index.shtml
      網站首頁 信息公開 公共服務 互動交流
      當前位置:首頁 > 江陰生態環境局 > 工作動態
      一只歌鶇叩開的生態密碼
      發布時間:2025-08-15 08:55

      近日,觀鳥愛好者在江陰黃山發現一只體長約23厘米、上體橄欖褐色、下體密布黑色斑點的中型鳥類。經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家鑒定,確認該鳥為“寶興歌鶇”。這是繼2024年記錄到中華秋沙鴨、震旦鴉雀、小黃腳鷸等珍稀物種后,江陰鳥類家族中的又一新成員,更是當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生動寫照。

       

       

      堅持綠色發展,探索“兩山”轉化新路徑

      保護生態并不意味著要放棄發展,近年來江陰市錨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方向,在產業升級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中蹚出特色路徑。通過改造升級,推動企業自身向創新型、低碳型、智能型轉型;通過“騰籠換鳥”,引入新能源、節能環保、智能制造等高新技術企業,讓經濟發展“含金量”與生態環境的“含綠量”同步提升;創新開展以生態券為媒介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將生態效益融入企業發展,讓綠色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推動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向共贏。

       

       

      堅持系統治理,建設“山水林城”生態鏈

      生態向好離不開系統治理,江陰市以濕地保護、森林擴增、污染治理等為抓手,逐步構建起“山水林城”一體的生態鏈條。建成窯港口和桃花港兩個濕地保護小區,啟動窯港口長江生態濕地東側“鳥島”項目,完成沿江10公里廢棄礦山治理,圍繞長江和運河打造“八公里沿江、十公里運河”的城市“生態T臺”,近十座公園串聯起一條生態綠廊。如今,市民在城市陽臺可以遠眺江豚躍波,在街頭游園可細聽鳥鳴清脆,生態之美已逐漸融入城市肌理。

       

       

      堅持科技賦能,打造人工智能監測網

      生態向好引珍禽,江陰以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到訪”。為精準掌握鳥類等自然生物的活動情況,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結合人工智能構建監測體系,在桃花港濕地保護小區對鳥類開展監測時,不僅捕捉到了“鳥界國寶”東方白鸛的身影,還精準記錄到14種1525只“三有”保護鳥類(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鳥類)和13種1517只江蘇省重點保護鳥類??萍假x能讓自然生靈的活動從肉眼觀察升級為數據追蹤,不僅清晰呈現了生態改善的實際成效,更為后續生態保護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寶興歌鶇的林間鳴唱,到東方白鸛的濕地掠影,這些大自然的“遠方來客”,正是江陰生態改善的最佳見證。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蘇公網安備 32028102000565號 網站標識碼:3202810016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