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深刻領會省、市各級數據系統會議精神,對標重點任務工作要求,在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轉型上積極探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成果。
一是豐富交易場景應用“智能化”。積極響應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研究應用的部署。實現了招標文件合規性檢測大模型在政府采購和建設工程兩大領域的全覆蓋,對招標文件中“資質設置不合理”“采取不同評審因素”“錯敏詞”等常見問題進行智能檢測,目前已完成118個政府采購項目和19個建設工程項目檢測,通過“系統檢測+人工復核”雙重審查機制,實現從“事后糾正”到“事前預防”轉變。
二是實現交易遠程評標“常態化”。開展常態化遠程異地評標工作機制,促進公共資源交易跨區域協同發展。在符合要求的建設工程項目以及所有水利工程項目均實現遠程異地評標的基礎上,積極擴寬政府采購遠程異地評標的廣度和深度。2025年已完成60個建設工程和16個政府采購項目的長三角跨省遠程異地評標,有效促進了評標專家資源的區域共享和評標過程的公平公正。
三是保障交易平臺管理“規范化”。統籌推進本地區全國移動CA互認工作,于3月完成第一批移動數字證書(CA)全國互認APP上線運行。5月起交易中心啟用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經營主體信息庫系統,在建設、水利招投標系統中實現省統一主體庫的全面應用和移動CA數字證書跨區域、跨系統的共享使用。實現市場主體“一次注冊、全省通用”。
四是推進交易系統建設“數字化”。今年以來,交易中心著眼于提升交易數據價值挖掘與決策支撐能力,著力在“交易智慧分析平臺”和“智能輔助評標”方面有效發力。目前各平臺建設順利推進,預計將于8月底完成初步建設并試運行,屆時將為交易態勢研判、政策效果評估、風險預警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數字化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