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號 | 01404053X/2025-03669 | 生成日期 | 2025-09-04 | 公開日期 | 2025-09-04 |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機構 | 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
| 公開形式 |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體裁 | 其他 |
| 主題(一級) | 國土資源、能源 | 主題(二級) | 土地 | 關鍵詞 | 規劃,資源,自然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內容概述 | 江陰市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 ||||
為全面落實2025年度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著力防范化解地質災害風險,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江蘇省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無錫市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江陰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江陰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和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資源部工作要求,清醒認識防災減災救災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把地質災害防范工作擺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防、減、救全鏈條協同發力,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各項重點工作,積極探索構建“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新機制,不斷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災害風險,不斷提升地質災害綜合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2024年度地質災害概況
2024年,全市共查明地質災害隱患點37處,主要類型以崩塌、滑坡為主。3月發生鵝鼻嘴南坡滑坡險情,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應急治理工程于2024年10月完成。
三、2025年度地質災害趨勢分析
據氣象部門預測,主汛期6-9月降水量610~660毫米,較常年偏多0~1成,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其中,6月接近常年;7月較常年偏多0~2成;8月較常年偏少0~2成。預計江陰今年入梅約在6月中旬中期,較常年偏早;出梅在7月上旬后期,正常略早;梅雨期長度接近常年;梅雨量為230~280毫米,接近常年。預計今年主汛期影響江陰的臺風個數2~3個,可能有1個影響較重。
對比歷史同期氣象資料,結合我市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隱患分布特征、人類活動影響等因素,預計我市2025年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密度和經濟損失總體趨勢和往年較為接近。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易發生于低山丘陵地區,發生時間多集中在汛期以及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頻發時段。我市地質災害數量和強度盡管相對較小,但由于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大、開發強度高,地質災害危險性、危害性仍較大,防災形勢依然嚴峻。
四、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一)地質災害隱患點。通過排查,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共35處,與上年相比,核減2處(完成治理)。按災害類型劃分,崩塌33處,滑坡1處,地裂縫1處;按屬地版塊劃分,澄江街道4處、城東街道5處、云亭街道7處、南閘街道7處、顧山鎮2處、華士鎮4處、周莊鎮4處、月城鎮1處、祝塘1處。其中,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4處,主要分布在顧山鎮、華士鎮、澄江街道和云亭街道,是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隱患點潛在受威脅人數84人,受威脅財產約2671萬元。
(二)重點防范區。除已知地質災害隱患點外,低山丘陵人口集聚區、道路、廠礦、景區等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危險地段及高陡邊坡也是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對象。
1.崩塌、滑坡災害重點防治區
澄江街道、城東街道、云亭街道、南閘街道、顧山鎮、華士鎮、周莊鎮、月城鎮等地的低山丘陵地區及露采礦山宕口,地形坡度大,巖層軟弱結構面發育,是崩塌、滑坡災害重點防治區。
2.地面沉降、地裂縫災害重點防治區
我市南部地區(祝塘鎮、長涇鎮、徐霞客鎮)是地面沉降、地裂縫災害重點防治區。隨著地下水水位的回升,地面沉降和地裂縫活動性隨之減緩,但仍須加強監測,強化地下水管理。
(三)重點防范期。汛期以及雨雪冰凍、強降雨、臺風等極端天氣時段是地質災害易發期和重點防范期,重點關注1至3月、6至8月和臺風等極端天氣時段的地質災害防范工作。特別是連續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過30毫米,過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時段以及雨后120小時內,更應重點防范。
五、防治重點工作
(一)扎實開展地質災害“三查”和隱患風險排查
市政府和各鎮街園區要確立責任主體意識,由自然資源規劃部門牽頭組織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應急管理、氣象、農業農村、教育等相關部門,對照部門職責分工,扎實做好地質災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復查工作。重點加強對人員密集區、交通干道沿線,重要基礎設施周邊以及學校、醫院、在建工地、工礦企業、水利工程、旅游景區、宗教場所等區域的排查力度。聚焦交通干線邊坡、水利樞紐周邊山體、景區危巖、宗教場所建筑物周邊地災風險隱患,及時掌握隱患風險動態變化。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對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向政府提出防治建議,及時為各行業主管部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果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二)推進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成果應用
有序實施《江陰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我市重點區域1∶1萬精細調查成果應用,進一步查清全市重點地區滑坡、崩塌等突發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底數,科學劃分地質災害風險級別,細化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推動防控方式由“隱患點防控”逐步向“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轉變。強化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風險普查成果的落地應用,有效支撐我市常態化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評估和防災減災工作。
(三)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隱患點動態管理
根據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結果,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要及時按照地質災害隱患管理辦法,做好地災隱患點的認定和入庫工作,落實防災責任和各項防災措施,確保隱患得到有效防控。依托群測群防體系,科學編制防災避險“兩卡一案”,探索實施隱患點“一患一冊”管理,進一步細化地災風險隱患常態化管理、閉環管理、源頭預防管理及責任落實管理措施,持續提升我市地質災害風險隱患防范能力和水平。
(四)不斷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繼續深化群專結合的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持續完善群測群防網絡,通過培訓、演練等多種形式,提升人員履職能力,強化群測群防員隊伍建設。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要加強與氣象、應急等部門的密切協作,共同做好年度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模型研究,及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的時空精度,為強降雨等特殊天氣時段,屬地政府防范突發性地質災害開展人員轉移撤離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完善預警信息的發布和聯動機制,不斷拓寬直達一線的信息發布渠道,共同做好全市現有地質災害專業化建設設備的維護工作。
(五)強化汛期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
全面加強主汛期、臺風、強降雨等重點時段的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嚴格落實汛期防災制度,認真做好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尤其是強降雨、臺風等惡劣天氣時要強化夜間巡查。全市所有地災隱患點必須做到任務到崗、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強化專家指導和專業隊伍駐守服務制度,確保專業技術人員隨時待命,及時對地災防治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研判風險,提出地災防治的措施和避險建議。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險(災)情速報、每日零報告等工作,確保信息報送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不得遲報、漏報、瞞報。
(六)統籌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
按照“宜防則防、宜搬則搬、宜治則治”的原則,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城市更新、危房改造等重大工程項目和美麗鄉村建設等,多渠道籌措資金,統籌實施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有效削減隱患存量。對治理措施相對簡單的隱患點,采取投入少、工期短、見效快的排危除險措施。加強對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全過程的監管,確保工程按時保質完成,盡早發揮防災減災效益。對已完成治理的隱患點要開展“回頭看”,強化動態跟蹤監督,確保防治工程長期有效。對已實施移民搬遷的,舊房必須全部拆除,堅決防止人員回流。
(七)大力加強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
強化地質災害風險普查、精細化調查成果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中的應用,落實地質災害風險源頭管控措施。建設項目選址需避讓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確實無法避讓的按規定采取相應措施消除或預防地質災害風險。嚴格落實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建設項目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管理領域內地質災害配套防治工程建設,重點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嚴格把控農村建房規劃建設審批,加大切坡建房監督執法力度,引導做好切坡建房區域的邊坡支護工程建設。對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嚴格按照“誰建設、誰負責、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督促工程建設單位切實擔負起防災主體責任,從源頭上降低安全風險,推進臨港開發區地質災害危險性區域評估成果更新修編,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八)深入開展培訓演練和科普宣傳
利用“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安全生產月”等契機,利用公園廣場、廣播電視、報刊、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等平臺,廣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政策法規和防災避險常識宣傳,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自然資源規劃部門對地質災害防治相關責任人和管理人員開展多批次多層次的教育培訓和經驗交流,確保其熟練掌握業務知識,不斷增強基層一線人員的履職能力。應急部門根據《江陰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要求,定期組織開展搶險救災、避險轉移等應急演練,提高地質災(險)情處置的聯動協作能力和應急處置工作效率,確保應急救災工作快速有序、社會穩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壓實責任分工
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分級負責,縱橫聯動,擰緊全過程各層級責任鏈條,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風險意識,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江蘇省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工作分工方案》《江蘇省應急管理廳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有關要求,精心部署謀劃,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規劃、應急管理、氣象、住建、交通運輸、水利、教育、文廣旅游等多部門聯動協同機制,加強工作協作與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合力,確保各項防治措施落實到位,實現“防”“救”全鏈條無縫對接。
(二)加強資金保障,強化全程監管
各級政府管理部門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地質災害調查、群測群防、培訓宣傳、監測預警、工程治理、搬遷避讓、應急救災等工作。同時,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秉承“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探索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逐步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新機制。
(三)加強監督檢查,嚴肅工作紀律
要嚴格落實地災防治工作監督問責,不定期開展防災減災工作落實情況專項督查檢查。對財政支持的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要加快推進項目實施,加強全過程監管,治理期間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確保項目盡早發揮防災減災效益。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領導不力、推諉扯皮、失職瀆職的,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
附表: 1.江陰市2025年地質災害隱患點明細表
2.江陰市2025年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一覽表
附表1江陰市2025年地質災害隱患點明細表
|
序號 |
統一編號 |
詳細位置 |
經度 |
緯度 |
災害類型 |
威脅人數(人) |
威脅財產(萬元) |
監測人 |
鎮(街道)防災責任人 |
|
1 |
320281020001 |
★江陰市顧山鎮顧山社區香山宕口 |
120.5671 |
31.7287 |
崩塌 |
5 |
100 |
袁 陽 |
劉利榮 |
|
2 |
320281020002 |
★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采礦宕口 |
120.4508 |
31.8463 |
崩塌 |
5 |
100 |
趙洪宇 |
徐 平 |
|
3 |
320281020004 |
江陰市城東街道鳳凰山廢棄宕口 |
120.367 |
31.9414 |
崩塌 |
2 |
50 |
胡濤 |
黃環宇 |
|
4 |
320281020005 |
江陰市城東街道耙齒山采石宕口(江陰市人民醫院) |
120.3432 |
31.8965 |
崩塌 |
3 |
50 |
馬華強 |
黃環宇 |
|
5 |
320281020007 |
江陰市城東街道洪流村稷山采礦宕口(西坡) |
120.3864 |
31.9029 |
崩塌 |
3 |
50 |
周云華 |
黃環宇 |
|
6 |
320281020008 |
江陰市城東街道蟠龍山南坡 |
120.3472 |
31.9284 |
崩塌 |
3 |
200 |
胡 濤 |
黃環宇 |
|
7 |
320281020009 |
江陰市澄江街道鵝鼻嘴公園北坡 |
120.2651 |
31.9364 |
崩塌 |
2 |
50 |
張曉楨 |
董仁劍 |
|
8 |
320281020010 |
江陰市華士鎮烏龜山南坡采礦石宕口(國澤公司) |
120.4776 |
31.8431 |
崩塌 |
2 |
50 |
陶玉良 |
徐 平 |
|
9 |
320281020012 |
江陰市南閘街道花山南坡(喜洋洋煙花倉庫) |
120.2751 |
31.8468 |
崩塌 |
1 |
1 |
坎華軍 |
竇艷成 |
|
10 |
320281020013 |
江陰市南閘街道觀山村鳳凰山宕口(雙宇線纜西側) |
120.1941 |
31.8471 |
崩塌 |
2 |
50 |
戴曉凱 |
竇艷成 |
|
11 |
320281020014 |
江陰市南閘街道觀西村秦望山十五礦區 |
120.1775 |
31.8471 |
崩塌 |
2 |
50 |
張君偉 |
竇艷成 |
|
12 |
320281020019 |
江陰市周莊鎮稷山南采石宕口(東坡南側) |
120.3881 |
31.9018 |
崩塌 |
2 |
50 |
陳建忠 |
趙振宇 |
|
13 |
320281020022 |
江陰市云亭街道定山村綺山礦區(東林半山) |
120.3143 |
31.8757 |
崩塌 |
2 |
100 |
吳開源 |
孫 淵 |
|
14 |
320281020024 |
江陰市太平路23號均濟觀后側百達建材院內(水泥磚廠) |
120.3419 |
31.8706 |
崩塌 |
3 |
70 |
夏曉南 |
孫 淵 |
|
15 |
320281020025 |
江陰市南閘街道觀山村白石山北坡 |
120.1967 |
31.8628 |
崩塌 |
3 |
320 |
戴曉凱 |
竇艷成 |
|
16 |
320281020026 |
江陰市云亭街道定山村南東園內 |
120.3508 |
31.8708 |
崩塌 |
1 |
300 |
夏曉南 |
孫 淵 |
|
17 |
320281020027 |
江陰市澄江街道長江東黃山北坡 |
120.2826 |
31.9404 |
崩塌 |
2 |
100 |
孫鶴鳴 |
董仁劍 |
|
18 |
320281020028 |
江陰市南閘街道觀西村秦望山西側沿山石塘灣 |
120.1868 |
31.8200 |
崩塌 |
2 |
50 |
張君偉 |
竇艷成 |
|
19 |
320281020029 |
江陰市周莊鎮倪家巷飛錫寺西側宕口 |
120.3694 |
31.8762 |
崩塌 |
2 |
50 |
陳劍鋒 |
趙振宇 |
|
20 |
320281020030 |
江陰市南閘街道獅山湖公園 |
120.1849 |
31.8322 |
崩塌 |
2 |
100 |
張君偉 |
竇艷成 |
|
21 |
320281020032 |
江陰市南閘街道謝園村火車站東南(原通達石料場) |
120.2743 |
31.8601 |
崩塌 |
2 |
100 |
吳 敏 |
董仁劍 |
|
22 |
320281020033 |
江陰市南閘街道花山村花山南鴻城煙花場 |
120.2884 |
31.8601 |
崩塌 |
2 |
50 |
坎華軍 |
竇艷成 |
|
23 |
320281020034 |
江陰市顧山鎮顧山東坡 |
120.572 |
31.7295 |
崩塌 |
5 |
30 |
袁 陽 |
劉利榮 |
|
24 |
320281020035 |
江陰市華士鎮烏龜山東坡(石佛寺) |
120.4864 |
31.8377 |
崩塌 |
2 |
20 |
陶玉良 |
徐 平 |
|
25 |
320281020037 |
江陰市周莊鎮周莊村杜家巷宕口(臥龍湖小區地震臺站) |
120.4374 |
31.8537 |
崩塌 |
2 |
30 |
曹偉洪 |
趙振宇 |
|
26 |
320281060040 |
江陰市祝塘文林河湘村四房巷56號 |
120.4257 |
31.7123 |
地裂縫 |
2 |
100 |
龔秋華 |
王錫明 |
|
27 |
320281020041 |
★江陰市云亭街道綺山南江南水務水庫地西側 |
120.3128 |
31.8673 |
崩塌 |
1 |
50 |
徐建佳 |
孫 淵 |
|
28 |
320281020042 |
江陰市周莊鎮毗山南江陰市勁寶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 |
120.3493 |
31.8298 |
崩塌 |
5 |
50 |
朱春磊 |
趙振宇 |
|
29 |
320281020043 |
江陰市華士鎮砂山北坡大其馬科技有限公司及東側公墓 |
120.4532 |
31.8725 |
崩塌 |
3 |
50 |
趙 健 |
徐 平 |
|
30 |
320281010044 |
江陰市云亭街道綺山南江南水務水庫地北側 |
120.3157 |
31.8725 |
崩塌 |
1 |
50 |
徐建佳 |
孫 淵 |
|
31 |
320281020045 |
江陰市城東街道任橋村采礦宕口(興澄特鋼) |
120.3527 |
31.9548 |
崩塌 |
2 |
50 |
陸云偉 |
黃環宇 |
|
32 |
320281020046 |
江陰市南閘街道花山南九蓮禪寺西北 |
120.2853 |
31.8495 |
崩塌 |
2 |
30 |
坎華軍 |
竇艷成 |
|
33 |
320281020047 |
★江陰市澄江街道花山謝園村高鐵項目部北側 |
120.2752 |
31.858 |
崩塌 |
2 |
20 |
吳 敏 |
董仁劍 |
|
34 |
320281020048 |
江陰市云亭街道花山村姚氏家庭農場 |
120.2947 |
31.8495 |
崩塌 |
2 |
100 |
薛建鋒 |
孫 淵 |
|
35 |
320281020049 |
江陰市云亭街道花山村雙峰寺西側 |
120.2953 |
31.8569 |
崩塌 |
2 |
50 |
薛建鋒 |
孫 淵 |
注:標★號的為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
附表2江陰市2025年度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一覽表
|
序號 |
統一編號 |
行政區 |
詳細地址 |
災害類型 |
|
1 |
320281020027 |
江陰市 |
澄江街道長江沿岸黃山北坡 |
崩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