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 01404053X/2025-03727 | 生成日期 | 2025-09-08 | 公開日期 | 2025-09-08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機構 | 江陰市財政局 | |
公開形式 | 網站、文件、政府公報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有效期 | 長期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體裁 | 其他 |
主題(一級) | 財政、金融、審計 | 主題(二級) | 財政 | 關鍵詞 | 規劃,經濟,管理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內容概述 | 支持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是支持功能區建設。出臺《江陰市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完善“功能區+國資公司”運營架構,支持以功能區為單位推進國有企業資源整合、信用評定和市場化運作。三、既抓改革,又顧監管,在加強財政科學管理上擔當作為。一是深化零基預算改革。 |
一、既抓開源,又顧節流,在推動收入量質齊升上擔當作為。一是抓好收入組織。深化財稅協同共治,完善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稅源跟蹤分析,提高財稅運行分析精準度。規范非稅收入組織,強化國有資源資產的合規盤活和單位收入業務拓展,確保收入保持在合理區間。有序組織土地出讓收入,配合自規、住建等部門落實土地供應和房地產市場提振措施,用好土地收儲專項債券政策,推動土地資源盤活增效。二是拓寬財源渠道。把財源建設與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全力落實好延續優化的減稅降費政策,搶抓中央全方位擴內需契機,扎實推進“兩重”“兩新”工作,綜合運用財政專項資金、政府投資基金、貸款貼息等財政金融工具,支持加強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不斷培植壯大骨干企業數量和規模,進一步夯實財源基礎。三是優化支出管理。堅持有保有壓,持續優化支出結構,將“三保”支出擺在財政支出的最優先位置,集中財力增強對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民生事業、區域一體、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的保障能力,嚴格“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管理,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將過緊日子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既抓重點,又顧大局,在保障重大戰略任務上擔當作為。一是支持經濟回升向好。貫徹落實各級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及時兌現各級補貼資金,大力激發消費潛能。會同發改等部門深度挖掘潛在需求,針對性地完善政府投資項目儲備庫,爭取更多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支持,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密切關注美國加征關稅等形勢變化,會同主管部門及時研究針對性政策,綜合運用資金獎補、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各類措施,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增強抗風險能力,最大限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強市。緊緊圍繞“345”現代產業集群建設,充分發揮產業強市資金、“暨陽英才”專項資金、政府投資基金、國企投資基金作用,高度關注支持新質生產力布局,支持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是支持功能區建設。出臺《江陰市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完善“功能區+國資公司”運營架構,支持以功能區為單位推進國有企業資源整合、信用評定和市場化運作。
三、既抓改革,又顧監管,在加強財政科學管理上擔當作為。一是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優化整合專項資金,制定專項資金政策清單,加強支出標準體系建設等配套措施支撐,推動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相掛鉤。二是推動資產盤活利用。鞏固提升試點工作成果,通過進一步細化資產清查、進一步探索盤活路徑、進一步拓展平臺功能、進一步健全制度機制、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扎實做好試點工作下半篇文章。三是強化財政監督檢查。聚焦超長期特別國債、財政可持續發展等財會監督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嚴肅財經紀律專項整治,提高財會監督的權威性、威懾力。
四、既抓守正,又顧創新,在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中擔當作為。一是提升融合能力。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市屬國企之間同質化業務整合,有效增強國企在行業領域、產業鏈中的控制力和帶動力,堅持挖潛增效和新動能培育一體化推進,強化品牌意識,提高核心競爭力,提升市場化水平和盈利能力。二是提升支撐能力。引導國企主動融入全市重大發展戰略,不斷強化履職擔當和支柱能力,提升國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三是提升監管能力。著力構建全市國有企業監管大格局,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分級分層分類,堅持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努力做到向下看清各級、一級管住一級,不斷提升國資監督有效性,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