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陰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新一代諧波減速器齒輪刀具,專門用于加工直齒和斜齒圓柱齒輪。該產品憑借高精度、高效率、廣泛適用性和長壽命等特點,不僅能滿足汽車工業、航天航空等高新技術產業的需求,也適用于人形機器人制造等未來產業。“這款刀具的模數約為0.1毫米,精度能夠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企業精益辦主任趙見曉介紹。
塞特精密的核心競爭力,凝結在一把把看似小巧卻技術含量極高的精密刀具中。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塞特精密已能成熟打造滾刀、插齒刀、車齒刀、銑刀四大系列產品,以精度高、壽命長為特點,性價比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2015年至2024年,塞特精密主導產品數控機床用高精度小模數齒輪刀具連續9年穩居國內市場占有率首位,讓高檔數控機床關鍵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得到緩解。而企業內部建立的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更讓其形成了產品“研發—轉化—迭代”的良性循環。“每年,我們企業都會拿出一筆固定資金用于產品研發和設備改造,這樣就保證了產品的迭代和技術的升級,使其更具市場競爭力。”趙見曉告訴記者,政府部門也積極上門提供各類服務,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建議和幫助,助力企業無懼市場風浪。
推動“小巨人”迸發“大能量”。近年來,江陰始終把服務“專精特新”企業量質齊升作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一方面成立江陰市“專精特新”企業聯盟,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交流合作平臺,促進資源共享,推動聯合創新,加強產業鏈協同。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培育扶持政策,對獲評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增設“專精特新貸”專項金融產品,在發展空間上對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一事一議”的優先支持,在科技創新方面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積極申報新技術新產品目錄、“首臺套”專項,支持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目前,全市累計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7家、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6家、無錫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3家,形成了規模集聚效應。據了解,全市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不到10%的規上工業企業數占比,貢獻了13%的規上工業產值、18%的規上工業利潤,累計創建各類省級以上研發中心224個,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52項,擁有發明專利2493件。
為促進“專精特新”企業“花開滿園”、量質齊升,接下來,江陰將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專精特新”培育機制,鼓勵企業在細分市場精耕細作、勤修內功,專注核心產品、掌握核心技術、主攻核心客戶群、把握核心市場,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提高市場占有率,努力在細分市場領域達到行業領先,實現國內乃至國際先進。同時,切實做好選苗育苗,將高成長潛力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優質企業納入培育庫,不斷推動產業發展攀上新高度、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