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江陰市在華士鎮華西都市農業高品質稻米生產基地召開搶“三秋”保豐收現場觀摩會,江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翟菁、無錫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松出席,市農業農村局、國調隊、氣象局、各鎮(街道)分管領導及相關科站負責人參會。
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水稻機收減損、犁耕深翻、秸稈打捆離田等關鍵環節作業演示,深入了解了相關主推技術要點,展現了江陰市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發展的顯著成效。
今年,我市水稻種植面積達14.5萬畝,主推南粳46、南粳5055等優良品種。目前,江陰市水稻生長已總體進入成熟期,穗數足、穗型大、穗粒重,將在10月下旬迎來全面開鐮,預計11月中旬基本完成收割。
江陰市農業農村局提前謀劃部署,用足用好農業機具補貼政策,今年新增拖拉機、收割機、打捆機等重點機具100余臺套。目前,全市80馬力以上拖拉機400余臺、聯合收割機270余臺、植保無人機200余臺、谷物烘干機400余臺(總烘干能力7100噸以上)等各類農業機械已整裝到位,確保“三秋”工作順利完成。
目前全市共有“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2家、區域農機維修服務中心3家,一線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14支,具備快速響應和高效作業的能力。同時,30家社會化服務實施主體已著手開展水稻收割、烘干和小麥耕種等一系列社會化作業服務,為本地小散戶提供及時有效的農機作業服務支持。
今年,江陰市在完成2024年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驗收的基礎上,快速推進2025年重點縣項目建設,擴充3個秸稈收儲點,新建和提升2個秸稈能源化利用點,收儲范圍覆蓋全市90%以上稻麥種植面積,確保全年秸稈離田率達20%,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5%以上。
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緊盯水稻開鐮節點,精準調度農機裝備搶收搶烘,強化社會化服務保障小散戶需求。同時,優化農資供應鏈,提升秋播質量,同步開展農機安全與技術指導,全力打贏“三秋”收官戰。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