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江陰市月城鎮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和提升全民法治素養為目標,分類施策推進“八五”普法,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普法內容,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強化組織領導 健全普法工作機制
月城鎮黨委高度重視普法工作,堅持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法治月城建設進行總體部署,健全組織機構,印發月城鎮“八五”普法規劃,落實專項普法經費,保障各類普法活動有序開展。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學習機制,黨委中心組每年集中學法不少于4次。深入推動“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制定年度普法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細化分工、明確責任,構筑“黨政領導、逐級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網絡。
緊盯關鍵人群 加強重點群體宣傳
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列入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內容,把法治教育納入機關工作人員任職培訓的必訓內容。每年組織機關公務員參加全市公務人員網上學法考法,參學率、參考率、合格率均達到100%。
緊扣“一老一小”這類“關鍵群體”。“八五”普法以來,全鎮共聘請法治副校長4名、法治輔導員4名,通過專題講座、國旗下講話、法治副校長進校園等形式深入學校開展法治講座5場,每年舉辦2次“彩虹課堂”中小學學生法律知識競賽,覆蓋學生約4000人次,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網絡。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不定期開展以反詐、法律援助等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筑牢弱勢群體權益保障網。
把握服務企業這個“關鍵要點”。每年組織“法律服務團”通過上門走訪、“法治體檢”、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進企業普法,幫助企業查找、梳理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各類法律風險,提出應對措施以及合理化建議。深入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法律問題,“一企一策”制定具體的普法宣傳策略。“八五”普法以來,共入企開展“法治體檢”活動12次、法治講座20場次。
圍繞村民群眾這個“關鍵基礎”。依托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劇說月城”文化共享空間等陣地平臺,通過集中普法、入戶普法、“法治春聯進萬家”、法治小戲文藝演出等形式,面向農村群眾廣泛開展面對面、零距離的“送法進鄉村”活動。“八五”普法以來,共在各村(社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55場次、受教育人數達3.1萬人次。
創新普法形式 增強普法工作實效
注重傳統形式與現代手段相結合。充分利用微信、互聯網等媒體平臺,通過法潤民生微信矩陣群,圍繞人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以案釋法、文藝作品、舉辦法律知識競賽、居民有獎問答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法治精神,推動法治教育規范化和常態化。“八五”普法以來,共在線上開展法治宣傳活動225場次,覆蓋群眾達2.3萬人次。
注重集中教育與日常宣傳相結合。在農民工學法活動周、“三八”國際婦女節、民法典宣傳月、“12·4”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積極開展勞動權益保護、婦女權益保護、維護國家安全等有針對性的普法活動,通過懸掛宣傳標語、開展法治講座、發放普法資料、廣場普法等多樣化形式,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法律法規,全面提升全鎮群眾法律水平和法治素養。其中,“世界水日 中國水周”水利局聯合鄉鎮水法宣傳活動榮獲2023年度法治江陰建設惠民實事優秀項目。
注重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建立以公益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五老人員”、村兩委干部等組成的“水韻尚法•民情幫幫團”,面向各村(社區)、各行各業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使基層群眾充分知曉和了解當下新形勢、新政策,形成良法善治的局面。月城鎮黨委申報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做法《“民情幫幫團”打造共治共享“連心橋”》,獲評2024年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優秀案例,為江陰市唯一獲評的案例。
加強基層治理 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持續推進“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程建設,全鎮10個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和法律顧問覆蓋率達到100%,每年邀請法律顧問為“法律明白人”開展多輪次全覆蓋學習培訓。組織“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普法志愿者等,積極參與村務管理、開展“援法議事”、參與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和投身法治創建,切實發揮基層法治隊伍助民生、護穩定、促善治的作用。其中,水韻社區援法議事特色品牌獲評全省首批援法議事范例。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