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江陰市青陽鎮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圍繞中心大局,在組織領導上堅持全面普法格局,在實施推進上強化通盤整合效能,在宣傳重點上確保精準供給,在普法對象上追求更高水平立體化覆蓋,為青陽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陽、法治青陽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建立健全機制保障體系 推動普法工作走深走實
高位謀劃,壓實責任。 鎮黨委、政府始終將普法工作作為法治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納入全鎮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重點工作。持續深化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定期在黨委會、政府常務會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確保方向不偏、力度不減。“八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高效運轉,責任體系層層壓實。
建強隊伍,夯實基礎。 持續優化法治副校長配備與管理,實現中小學全覆蓋并動態調整。擴充升級普法宣講人才庫,吸納更多優秀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行政執法骨干參與。深化“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全鎮登記在冊“法律明白人”達120名,并實現年度輪訓全覆蓋。“一村(社)一法律顧問”制度效能持續發揮,顧問參與基層治理深度廣度顯著拓展。
加大投入,保障有力。 嚴格落實普法經費保障,優先用于法治文化陣地提檔升級、精準普法產品創作、線上線下融合普法活動開展等。重點完善凝秀湖法治文化公園,不斷增強法治文化浸潤力。
分層分類精準施策 筑牢全民法治根基
抓牢“牛鼻子”,確保示范引領。 聚焦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法治能力建設,持續深化“法律進機關(單位)”。嚴格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議前學法、新提任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和憲法宣誓等制度。國家工作人員網上學法考法實現常態化,參考率、合格率連續三年保持100%,依法決策、依法行政能力顯著增強。
服務“絕大多數”,普惠群眾民生。 緊扣群眾關切和基層治理需求,扎實開展“法律進鄉村(社區)”。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安全生產等熱點法律法規,開展形式多樣的精準普法活動。累計開展“送法入企”“送法入村(社區)”等活動75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引導群眾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維習慣。
呵護“法治蓓蕾”,夯實成長基礎。 將青少年法治教育擺在突出位置,深入推進“法律進校園”。全面落實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要求,確保教材、師資、課時、經費“四落實”。創新開展“模擬法庭”“法治情景劇”“法治夏令營”等活動。“八五”普法以來,累計開展校園法治講座、主題活動50余場次,成功構建并鞏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網絡。
多元宣傳營造氛圍 法治實踐賦能基層
把握節點聚焦普法。 充分利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傳月”“農民工學法活動周”“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等關鍵節點,精心策劃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集中宣傳活動。全鎮19個村(社區) 實現聯動響應,線上線下相結合,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精準服務推進發展。 堅持普法工作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圍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攻堅年”“深化鄉村振興戰略”“統籌發展與安全”等重大任務,組織開展“送法進企業”“法治護航鄉村振興”“安全生產法治宣傳月”等專項活動30余場次,惠及群眾約5萬人次。
賦能基層依法治理。 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在政策宣講、法治宣傳、糾紛調解、法律服務中的“生力軍”作用。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成果,實行動態管理提質增效。全面推廣和深化“援法議事”機制,通過“援法議事”平臺解決群眾關切事項,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實現“群眾事、群眾議、依法辦”。
全民普法和法治建設永遠在路上。 今后,青陽鎮將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不斷提升全民法治素養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建設“大美青陽”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